字節跳動一直是一家非常引人注目的互聯網大廠。
不久前,坊間傳言字節跳動旗下抖音和今日頭條廣告收入增速并不理想,字節跳動正在尋求機構變革,以推出新的市場盈利點摸索二次曲線。
正在所有人都關注上述消息可信度的時候,字節跳動對公司組織體系進行了一次重組,于11月初成立了六大板塊: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
值得玩味的是,就連西瓜視頻、今日頭條這樣的明星產品都被并入了抖音板塊之下,而原屬于效率與工程部的飛書卻成為了獨立單元。
這被很多人認為是字節跳動準備押注to B市場的一個征兆。
到了11月17日,就在正式成為字節旗下6大BU之一后沒多久,飛書在“2021秋季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推出了最新的5.0版本,徹底暴露出希望進軍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的雄心。
“先進團隊,先用飛書”,這一次,字節的B端戰略會是一種“冒進”嗎?
#01
5.0的飛書看起來很好
一直以來,飛書都在不斷謀求進化,從協作到管理,功能覆蓋范圍一直在不斷拓寬。
2021年5月發布的飛書4.0版本中,招聘、績效、合同這些功能都從幕后被推到了臺前,飛書從上下級間協同工作進度的工具徹底進化為企業整體管理的平臺。
到了剛剛發布的飛書5.0,這種協同辦公的味道就更加強烈。
首先,飛書5.0上線了人事模塊。這個模塊針對大公司企業員工較多,人事部門和高層無法完全掌握每個員工工作效果的痛點,幫助企業全面匯總與“人”相關的所有信息,被視為一款將“人才數字化”的工具。
使用飛書人事,大公司的人事部門和管理人員可以1秒查看員工的績效、教育和工作經歷等信息,同時最近的工作也能展現,對員工的管理數字化程度有所提升。
其次,是流程審批。這個模塊能夠在節省審批時間的同時幫助管理者更審慎地決策,提升業務決策的效率和質量。以字節跳動自身為例,公司內部每天會產生12萬條審批,而靠著對“秒批率”等問題的優化,字節跳動平均審批任務的完成時長從 44 小時下降到了21小時。
此外,飛書5.0上線的合同管理功能,可以利用OCR技術快速掃描全文,智能對比合同并給出風險預警;而新的飛書會議室能夠和飛書日歷、視頻會議等功能深入打通,帶來一體化流暢體驗;提供的多維表格則可以大幅縮減巡檢匯報環節所需的周期,提升問題響應速度并節省開支……
對于這些迭代升級的功能,字節跳動副總裁、飛書CEO謝欣非常驕傲,“在過去二三十年,整個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我們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以及我們使用它的方式基本沒有什么改變。”在他看來,飛書的目標就是要成為配得上這個時代的工具。
而且,這次發布會的主題也彰顯了飛書的野心:“先進團隊,先用飛書”。
#02
與市場還有距離
當人們把目光投向現實,看起來與時俱進的飛書,并沒有真正做到為使用者“解渴”。
從某種意義上講,飛書是一個從字節跳動企業內部管理需求進化而來的平臺。從底層邏輯層面來看,飛書滿足的是張一鳴給字節跳動旗下員工選定的OKR工作方法和制度。
因此如果熟悉OKR的整個工作流程,企業會發現飛書的操作邏輯非常符合OKR中要把“O”(Objectives )部分對齊的想法,業務流和信息流的轉移也十分順手。
如果是一家完全以OKR作為整個企業管理流程和基礎的公司,飛書對他們的日常管理來說是一個倍增器,這點毋庸置疑。
飛書依據于文件流轉來進行的上下級溝通和流程匹配,這對文化公司來說是一個可以適用的范圍,所以類似于像羅振宇的“得到”,會對飛書大加贊賞。
但是其他大多數的企業,試用飛書的過程會發覺不適,尤其是企業把現有的管理平臺遷移到飛書之上,付出的成本也會十分巨大。
原因非常簡單。
中國是一個后發優勢的國家,所謂后發優勢就可以在不及先進國家發展情況的時候,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促進自己的發展。
因此一直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從政府層面到企業層面,都已經把信息化看作了是企業發展必須要具備的基礎和強大的工具。而也正是基于此,中國企業軟件市場是一個異常活躍的市場,甚至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和活躍度遠超to C端的軟件。
而經歷20多年的發展,現在中國大中小各類型的企業都會有屬于自己,并且已經使用很長時間的管理信息系統,甚至對于很多中大型企業來說,各個細分的部門可能都有不同平臺和不同軟件的管理系統。
比如財務,財務現在還會細分到稅務,投資管理,現金等等領域;比如銷售,CRM是管理信息化中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域,而相應的軟件企業一旦選定很少會更改,因為一旦要遷移CRM的系統,對于客戶資料的保存和轉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現在很多企業缺乏的并不是一個數字化的管理平臺。因為不論是釘釘還是企業微信,亦或是分享逍客,早已在這個市場普及開來,企業日常的審批、流轉、財務等等信息都已經在其中深扎,并且養成了員工的使用習慣。
企業真正需要的,實際上是能照顧他們市場使用習慣,并能在底層打通現在已經采用了各個分支領域所用信息化系統的數據和業務。很多企業老板希望的是業務流和數據流在一個管理平臺上打通和流動,這樣老板和管理團隊能通過最小的方式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從而讓企業的業務更上一個臺階。
這背后實際上需要的是云服務中的paas、saas以及laas相應技術的應用。但遺憾的是,飛書現在大張旗鼓進軍B端的市場,卻基本上沒有匹配云服務方面的相關技術能力。飛書目前唯一在其系統中囊括的一些其他領域的業務或者功能,無一例外都是字節已經收購的相應企業或者項目。
如果目標企業使用了它收購的這些項目或者功能,那么使用飛書,在一些層面打通數據沒有問題,但他現在收購的這些所謂的細分市場管理信息系統在整個行業中并不占優,甚至還排不到前三去。
從這個角度上說,現在推出的飛書5.0,與其看作是字節跳動進軍B端市場的一個戰略性舉措,還不如說又是字節跳動“冒進”的一個表現。
之所以能形成這樣的一個局面,其實跟字節跳動內部現在已經形成的一些產品文化有關。
#03
敢給企業定標準的背后
從這次飛書5.0的發布會現場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發布會上,謝欣花了很長時間講飛書自己的定義,尤其是他們覺得什么是先進團隊——“追求創新,而非固守成規;重視協作,而非單打獨斗;激發團隊,而非個人權威;他們,追隨夢想;他們,正成為引領未來的『探路者』”。
連全球辦公軟件的老大微軟以及全球云服務的頭把交椅亞馬遜,都沒有敢給企業去定標準來判斷,哪些企業屬于先進,哪些企業屬于落后。現在市場份額還非常不起眼的飛書,已經在把自己的用戶歸結到先進團隊這一個范圍之內。
這種認知的背后,也許是因為之前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火山視頻等等軟件的短暫性成功,讓字節跳動產品團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品認知,也有了俯瞰市場的底氣。
因此后續的社交產品多閃,乃至于現在的飛書,并不是他們認真調研過市場有什么樣的需求,反過來去做的研發,而是他們在內部實踐后認為這個是可行的,是對于所有企業最先進的,所以要把它推向市場。
當然我們無法去評判飛書產品團隊的專業性,因為這里邊涉及到很多特別細的技術問題。但是中國數字化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市場的激烈競爭帶來的是充分的用戶表達權。
釘釘能夠成功,是因為創始人無招通過大量走訪中小企業家,找到了他們當時心中最重要的那個痛點——考勤管理,從而一發不可收拾,以這個口子切入到了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現在躋身于市場頭排的位置,且發展尚算非常穩定。
而且之后每一個版本的迭代,釘釘在一年內會有十幾次的用戶座談和訪問,產品負責人親自到一線傾聽用戶的聲音。
企業微信能夠成功,也是在于微信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做調研,了解到用戶的真正需求,才做的相應改變和設計。而且企業微信在調研過程中還兼顧到了員工方面的聲音。
用友也是做企業管理軟件的核心企業,他們老板王文京每年都會安排多次直接去面見使用用友軟件的客戶,親自記錄客戶的需求,并親自充當產品經理提出產品的修改意見。
……
可以說,這些企業和平臺在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遠超飛書。而他們在操作過程中也是一個傾聽和謙卑的角色,比起俯瞰,他們更擅長的是如何“仰視”用戶。
另外,飛書是基于文字流轉來做的所有邏輯,它是徹底把社交功能剝離的。那為什么社交才是釘釘、企業微信,亦或是分享逍客整套管理系統的核心?
原因還是從市場本身出發。因為最早的企業管理需求其實是從微信中產生的,很多企業建立各種各樣的微信工作群,在群中布置任務,發放公文,要求員工回復信息等等。這些邏輯已經被職場的員工習以為常,所以后續專業的辦公軟件就會順理成章使用這樣的邏輯。
這么做會讓企業和員工遷移到新的辦公平臺,減少很多熟悉的成本。
而飛書確實是從字節跳動內部的管理系統轉型而來,他核心首先要滿足的是字節跳動內部管理的需求和邏輯。即便現在飛書也是字節跳動唯一的內部管理系統,為其他企業客戶的需求來重新調整這套邏輯的可能性不大。
對字節跳動來說,這一套管理的邏輯和方法是最先進的,所以飛書會原版拷貝相應的邏輯和方法給其他的客戶,并亦可稱之為“先進”。
從這個角度再看飛書5.0發布會的核心主題——“先進團隊,先用飛書”,細品其中蘊味,就會知道一些飛書按照現在的方式去發展,不被業內看好的原因。
市場當然歡迎飛書進入企業管理軟件這個賽道,多強相爭不如百花齊放給企業帶來的選擇和市場優惠來的更為劇烈。只是不管平臺如何迭代升級,想服務誰,就應該扎到這一批目標用戶的真正需求中去深耕。
否則,口號喊得再好也難以避免“翻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數科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