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鹿先生
編輯丨沈萬三
自2016年,Papi醬2200萬元一集的貼片廣告開始,MCN開始成為炙手可熱的創業賽道,網紅直播帶貨的爆火,更是進一步催動了這一領域的蓬勃發展。
根據《2020年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的數據,2020年MCN機構總數已經突破20000家,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9%。而來自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MCN市場規模在2021年有望達到296億元。
MCN賽道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闖入這一行業。這其中,無憂傳媒是這個賽道的典型機構。
無憂傳媒最早做娛樂直播起家,2017年無憂傳媒開始嘗試做短視頻和電商,伴隨抖音的量快速上漲的趨勢,無憂孵化的幾個賬號也起了量。目前無憂傳媒擁有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多余和毛毛姐、張欣堯、麻辣德子、劉思瑤nice、溫精靈等知名紅人。
根據官方介紹,無憂傳媒目前三大核心業務是直播、短視頻和電商。去年年底,無憂傳媒將直播總部搬到了杭州,創始人雷彬藝解釋說:“因為有阿里在這邊,毫無疑問杭州的電商人才會比較多。”
借助短視頻發展的東風,無憂傳媒借勢而起,但無憂傳媒在業內的口碑卻一言難盡,旗下網紅的培養模式頗受質疑和垢病。
1
網紅泡沫 虛假繁榮
無憂傳媒號稱旗下有8萬藝人矩陣,但眾所周知的是,在MCN領域,網紅數量并不能代表一家公司的實際價值,一名頭部養活公司成百上千名員工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張大奕之于如涵、李佳琦之于美ONE。
無憂傳媒也不例外,旗下除了多余和毛毛姐、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等少數頭部主播之外,隱藏在藝人矩陣中的眾多八萬分之一,多數時候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前者才是整個機構的基本盤。
但無憂傳媒招募如此之多的藝人,也并非慈善之舉,此前在知乎上就有帖子爆料,直指無憂傳媒為騙子公司,打著網紅孵化合作的旗號向工會拉人頭,從而賺取平臺提供的人頭費——在此之前,為了吸引更多MCN和達人主播入駐,許多直播平臺都推出了相關政策,比如抖音就提供給加入MCN的達人dou+流量扶持,后者可用于投放以獲得更高的流量。
據悉,一名大V入駐抖音后最高可獲得每天5000元dou+流量扶持,相應的MCN機構則最高可獲得10000元的dou+流量,即便是新簽普通網紅,機構也可獲得5000元的dou+贈送,力度不可謂不大。
而根據網友爆料,這些贈送的dou+流量并沒有落到新簽達人主播的頭上,98%的網紅月收入僅200元。那么不難猜測,這些被官方贈送的流量,大概率會被機構用于吸引和力捧新的頭部IP,或者用于鞏固現有的頭部IP,再通過后者來吸引更多的新人加入機構,最終形成一個對自己而言的良性循環——代價則是需要犧牲掉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和他們的網紅夢。
無獨有偶,去年6月20日,無憂傳媒旗下藝人小澤哥、王有容兩名主播都在抖音主頁上公開DISS無憂傳媒,指責“無憂傳媒為無賴公會,欺騙主播”:“無憂賴子公司,大家千萬別簽”。據了解,小澤哥與王有容皆因為不滿無憂傳媒未能履行提供扶持的承諾,且所謂的隨時退會也無法做到。
如此種種,不難看出無憂傳媒龐大的網紅矩陣之下,其實遠沒有渲染之中那么美好。
1
品牌自播,日漸崛起
雖然無憂傳媒不惜吸血新人來供養頭部IP,但它可能沒有想過,隨著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產業,以往認知里的頭部IP,也早已不局限于某個主播,而可能是帶貨的品牌本身。
事實上,近一年來,直播帶貨行業的風向也在悄然改變,隨著各大頭部品牌的渠道建設不斷加強,品牌賬號正在抖音等平臺強勢崛起,甚至有了超過MCN機構的趨勢。
品牌自播的興起,背后是品牌全面熟悉并主動擁抱直播經濟的直觀體現。相比較頭部主播較長的排期和多重的篩選機制,品牌自播的決策環節更短、靈活性更強,對于服裝這類季節性特點顯著的產業而言效率更高。
并且只要品牌希望,甚至可以實現一年365天的“全天候”帶貨直播,從而具備超長的直播時長帶來的控場優勢,用戶任何時段進入直播間都有折扣活動,相比較頭部主播往往需要用戶蹲點守候的特點,品牌自播好比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加貼近現實的購物體驗,營造出更加被重視的購物氛圍。
除此之外,相比較頭部主播動輒一場幾十個產品的帶貨節奏,品牌自播更有利于品牌私域流量的沉淀,幫助品牌打造自己的圈子文化。不僅能實現品牌價值和產品優勢的最大化輸出,還可以系統完整地搜集用戶的反饋,達成與用戶的溝通交流,幫助產品實現優化。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品牌已經開始意識到,直播帶貨的效果大部分其實并不如渲染般美好,即便排上了頭部主播的坑位,等待著品牌的也不一定就是盆滿缽滿的進賬,反倒有可能是賠本來為主播做嫁衣。
因為在消費者眼中,李佳琦直播間的東西之所以便宜,不是因為廠商良心,而是因為李佳琦作為頭部的議價能力突出。而對于品牌來說,過往一段時間都存在的深層次誤區在于,直播帶貨的目的從來都不應該是賣貨,而應該是投放,目的是拉高曝光率,自己才是后續承接銷售的那一方。
3
無憂傳媒,并非無憂
當品牌自播的效應顯現之后,也會增加品牌對于主播帶貨的議價能力,提升主播帶貨的分銷廣度,形成與主播帶貨相輔相成的效果。
但由此而來的問題是,當品牌自播成為主流之后,除了極少數的頭部主播之外,大部分的中腰部主播將會逐漸失去生存空間。進一步推動MCN機構不得不更加仰仗頭部主播,后者就相當于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意味著風險也可能會陡然放大。
比如前不久被查處逃稅問題的雪梨,不僅是其背后的MCN機構宸帆的董事長兼CEO,也是該機構300多名網紅中幾乎唯一的頭部主播。這類頭部主播一旦出事,對機構的影響可想而知。
對比旗下簽約主播的流失和聲討,或者這才是無憂傳媒發展模式更大的隱憂。無憂傳媒通過吸血大批新人希望催高個別網紅的數據,希望培養出旗下的行業頭部網紅,但事與愿違,不說相比李佳琦薇婭這兩極,在近兩年的直播帶貨數據中,無憂傳媒旗下甚至沒有網紅能進入行業前列。
據數據統計,2021年雙十一直播帶貨排行榜前十名沒有一位是無憂傳媒旗下網紅。甚至縮小到抖音平臺,在直播帶貨排名前十中同樣沒有出現來自無憂傳媒旗下的網紅。
行業頭部網紅缺位,過往依靠大量拉新人人頭積累的海量中腰部網紅在行業流量頭部集中化、品牌自建直播的趨勢下,顯得愈加雞肋。有頂尖頭部網紅的機構還可說擔心風險過于集中,但既沒有培養出足夠大的頭部,中腰部網紅又漸漸邊緣化的行業趨勢下,無憂傳媒也可能面臨漸漸衰落的局面。
除此之外,直播平臺的扶持力度也是無憂傳媒們不得不考慮的力量,目前,各大直播平臺都在積極推動品牌入駐,來為自己的電商版圖背書,而在品牌方集中進駐之后,必然會導致平臺對于MCN機構的扶持力度相應下降。
這對于已經習慣以拉新為推手獲取平臺流量扶持,進而推動機構利益最大化的無憂傳媒而言,不吝于是一次觸及筋骨的重大挑戰。
鹿財經
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lucaijing2020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鹿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