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資料圖片)
未來的廚房將是怎樣的?烹飪會將是怎樣一種形態?這對人們來說還是蠻有吸引力的。畢竟,生活什么都可以改變,人都是要吃飯的。要吃飯就必須有相應的烹飪場景,未來廚房需要想象和期待的。
岳蓉||撰文
科技的發展令我們有很多的遐想。關注廚房電器的人就在想,科技不管再發達,人總是要吃飯的,烹飪做飯何嘗不也是一種生活樂趣呢?那么,未來廚房將是什么樣啊?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未來廚房到底是什么樣,其實已經有一個現實參照,那就是航天空間站。從空間站來說,有航天員進駐就需要吃喝,也意味著需要烹飪飯菜,烹飪飯菜不就得有廚房嗎?那空間站烹飪需要具備的條件,或許就是未來廚房的基本場景!
如何把航天科技(000901)轉化成民用科技,讓全球消費者都能吃得好、吃得健康?航天微波爐問世后,格蘭仕就開始致力“宇宙廚房”的打造,憑借航天科技實力,從航天微波爐引伸到全套廚房電器,積極引領家電消費升級新趨勢。
那讓我們再來看看空間站烹飪的特性是什么?第一,絕不能有明火。意味著任何可燃燒的能源不可用;第二,不允許產生油煙。空間站的密閉空間不允許有任何油煙污染空氣;第三,飯菜還得可口好吃、無污染且綠色健康。這就是太空站烹飪的基本條件要求。
用長期探索宇宙廚房的格蘭仕的話說,“宇宙廚房”是格蘭仕應用航天科技打造的集成、高效、節能、綠色的健康飲食烹飪和分享空間,實現以無明火、無油煙的低碳烹飪方式輕松制作健康營養美味,倡導低脂、少油、少鹽、自然、原汁原味的健康飲食和低碳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可見的未來空間,可感的味來世界。
再看看未來廚房的基本情況。首先,化石能源枯竭后,明火烹飪或將不復存在。這與空間站不能有明火是同一個原理;其次,烹飪產生的油煙確實對人身體有害無益,未來廚房肯定會把烹飪產生的油煙降到最小;再次,未來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完全可以讓人吃得好、吃得健康。是不是看著與太空烹飪極為相似呢?
所以說,現在太空中的烹飪場景亦或是格蘭仕“宇宙廚房”,或許就是我們未來廚房的雛形或縮影。太空艙選用格蘭仕微波爐,就是未來廚房看得見的烹飪工具之一。而航天微波爐問世后,格蘭仕就開始致力“宇宙廚房”的打造,憑借航天科技實力,從航天微波爐引伸到全套廚房電器,積極引領家電消費升級新趨勢。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最近在中央網信辦主辦的《中國網信》雜志上刊發了《相信科技創造美好未來》一文就提到,“人形機器人:做人類所做之事”,其中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于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做飯不就是廚房場景嗎?
科學日新月異之下,未來的廚房將是怎樣的?烹飪會將是怎樣一種形態?這對人們來說,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也很有吸引力。但無論生活發生何種改變,人總歸是要吃飯的。要吃飯就必須有相應的烹飪場景,特別是未來AI技術的加持,廚房電器智能化程度會非常高,很可能還會有機器人來替代烹飪。實際上像現今流行的炒菜機,就是未來的智能機器人烹飪的雛形。
廚房烹飪怎樣做到無油煙、無燃燒殘留物呢?以現有科學條件的認知,無非是兩點:一方面是灶具不用煤氣、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沒有這些化石能源的燃燒就沒有燃燒散發的廢氣;另一方面是新興烹飪器具的高度智能化,精準控制確保烹飪不產生油煙,少產生蒸汽。
歸納一下,未來廚房最大的特點有以下幾個特點:1、不用化石能源,基本上都是用可再生的電作為熱源;2、廚房不論是整體還是灶具的個體,都具有節能、綠色、環保屬性;3、廚房電器的智能化程度很高,現代的AI技術隨處可見;4、所提供給人的餐飲在科技技術下與傳統的餐飲一樣,誘人的色、香、味樣樣俱全。
最后要多說一句,很多人還想著重溫煙火氣,把煙火氣當成是傳統來傳承。實際上,這是搞錯了傳承的內涵。煙火氣可以作為一種對過去的懷念,作為不忘記歷史的一個著眼點,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時代要發展,真的到了化石能源枯竭的那一天,煙火氣真的只是一種懷念而已。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家電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