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自主培育優良新品種10個、帶動1.4萬余農戶從事制種業、建成百棟以上的設施農業基地15個、蔬菜總產量達到68萬噸、年肉類總產量達到7.8萬噸、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5%以上。建設優質中藏藥材保護和良種繁育、綠色優質生產基地6萬畝,批準生產的中藏藥品種增加至500個,打造中藏藥品牌5個。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推進高原冷涼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和創新鏈構建,努力推動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為青海省特色農牧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和綠色循環產業發展試驗區,示范引領青藏高原地區冷涼農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為西寧市農業科技產業未來五年發展謀劃出清晰“路線圖”。
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經科技部批準成立的第二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十三五”以來,園區科技研發投入達17.1億元,承擔省部級以上科技研發項目58項,獲得資金支持3.60億元;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300余項,其中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有168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61件;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植物新品種14項,認證地標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100余個。
科技興農、科技助農,科技創新在西寧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脫貧增收中發揮出重要作用。然而,面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主導產業基礎薄弱、核心區發展不均衡、高層次人才團隊匱乏、園區發展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成為新階段制約園區發展的關鍵難點。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連片帶動鄉村振興和全面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動力源”,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對于引領青藏高原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起著關鍵作用。攻克技術難題、打通產業“痛點”、激發內生動力勢在必行。
西寧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共七章,分別從園區發展基礎、“十四五”發展面臨形勢與挑戰、園區發展戰略、總體布局與功能定位、重點建設任務、重點項目規劃與建設時序、保障措施與配套政策方面布局思路。(張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