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陳云同志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他立下“不收禮,不吃請”“不居功,不自恃”等規矩。透過一個個規矩,我們能夠充分領略到陳云同志嚴以律己、嚴以修身的高風亮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覺講規矩、守規矩可貴,主動給自己立規矩,更加難能可貴。古往今來,凡是德業有成之人,大多善于給自己立規矩,以此約束或激勵自己學習成才、修身立德、建功立業。青年官兵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也是學規矩、知規矩、守規矩的關鍵期。學會給自己立規矩,有利于把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在自覺、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從而把自己鍛造成為堪當強軍重任的棟梁之才。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能夠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是給自己立規矩的重要前提。要懷謙虛之心,勇于檢視和解剖自己。春秋時期的晏子,被司馬遷稱為“不辱使命,雄辯四方”,但他一直很謙虛,把自己比喻為一根彎彎曲曲又有無數疙瘩的木頭,想成為有用的器具,就必須用斧頭劈、刀子削、刨子刨、鋸子鋸。晏子這種自知之明,很值得我們學習。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有自知之明,在認清自我中給自己開對藥方、立好規矩。
立規矩易,守規矩難。立了規矩,就要“按規矩辦”,既要說得硬,更要守得定,做到言而有信、言出行隨。畫家齊白石規定自己每天作一幅畫,從不間斷。在他晚年時,有一次沒能按時完成,便于次日補上畫作,并寫下這樣的話:“昨日大風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齊白石的守規矩、嚴自律,是他能夠成為一代大師的重要原因。樹貴自直,人貴自律;能克己,方能成己。善于自立規矩并力行之,是錘煉自己、成就自己的體現,也是一種自勉自勵、自勝自強之道。
古人云:“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變,習與體成;習與體成,則自然也。”立下規矩,雖然剛開始執行時有些痛苦,但只要能夠持之以恒,慢慢地就會形成習慣。東晉名將陶侃任廣州刺史期間,公務比較清閑,但他沒有因此心生懈怠,而是念念不忘收復中原大業。為防止“過爾優逸,恐不堪事”,他給自己立下“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的規矩,以此勵志勤力,并且始終堅持。后來,陶侃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作戰中,他精力充沛,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這啟示我們,執行自立規矩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不因干擾而彷徨、不因困難而搖擺、不因誘惑而放棄,不斷把自立規矩轉化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實際成效,努力在守規矩中塑造更好的自我。(良 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