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澤
(資料圖片)
5月30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官網發布,新建濰坊至宿遷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濰坊至宿遷高速鐵路是京滬高鐵二線當中建設時間最晚的一段,至此,京滬高鐵二線的全貌開始呈現在人們眼前。
有心人會發現,京滬高鐵二線到山東之后,自東營南站折向濰坊,再從濰坊北站到安丘、諸城西、五蓮北,再向西折回莒縣北、沂南、臨沂北,向東劃了一個很大的彎。京滬高鐵二線,為什么在山東半島劃這么大一個弧線?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現在是高鐵時代,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外出經商、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修建高鐵,經濟發展是重要的考慮視角,因此高鐵的走向從來就不是直線,何況京滬高鐵二線是一條南北縱向大動脈,高鐵線路拐彎拐多大的幅度,拐向哪里,肯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一、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向東拐大彎,是緩解目前京滬高鐵在山東區域運輸能力緊張狀況的需要。
探討京滬高鐵二線的走向,必須回到京滬高鐵二線的建設目的。京滬高鐵二線又名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輔助”二字是京滬高鐵二線的功能定位。濰宿高鐵段正好是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拐彎”段,江蘇省交通廳發布的信息表示,“建設濰宿高鐵,可以加快形成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和合肥至青島高速鐵路通道,緩解京滬高鐵運輸能力緊張狀況,對促進京津冀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與長三角地區的融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緩解京滬高鐵運輸能力緊張狀況”,意味著京滬高鐵二線建設必須和目前的京滬高鐵線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因為只有保持空間距離,才能最有效達到分散客流的效果;換言之,如果兩條京滬高鐵線路距離很近,則不能有效分散客流。
分散客流,也是整條京滬高鐵二線承擔的重要使命。5月19日,“蘇中地區高鐵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泰州召開,會議課題研究指出,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京津冀-長三角主軸”通道是連接我國華北和華東地區的重要主軸通道,也是六條主軸通道中人口分布最密集、客流量最大的運輸通道。“目前京滬高鐵作為我國開行班列最多、客流密度最大、上座率最高的高鐵線路,徐州至蚌埠段列車對數已經高達155對,能力接近飽和,面對仍在持續增長的巨大客流量,規劃建設京滬二通道極為必要。”
(京滬高鐵和京滬高鐵二線對比圖 )
二、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向東拐大彎,是滿足山東中部和膠東出省客流的需要,對促進膠東經濟圈的發展意義重大。
本質上,京滬高鐵二線是一條南北縱向大動脈,這也決定了它東西幅度“擺動”不能過大,但山東半島地理延伸比較特殊,以狹長姿態伸向黃渤海之間,形成了北、東、南三面環海的特殊地理地形。也因為地理上東西向狹長,山東半島特別是青煙威三市,與南北向的北京、上海連接相對困難。比如說,從青島到長三角坐高鐵,2020年之前只能通過濟南轉徐州方向,需要7個小時,而在2020年連淮揚鎮鐵路和鹽城至南通高速鐵路開通之后,借助青連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青鹽—鹽通高鐵,從青島可以直下長三角,比轉經濟南要節約2個小時。但青煙威和京滬南北縱向交通,仍然需要進一步暢通,這正是京滬高鐵二線要承擔的新使命。
根據規劃,未來青島和京滬高鐵二線之間通過五蓮北站實現連接。日照市今年1月公布的2023年交通運輸建設計劃項目顯示,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工程(新開工)。日照境內約15.34公里,投資約25.6億元。建設期限2023年11月至2028年6月,2023年計劃完成投資10.6億元。
煙臺和京滬高鐵二線之間通過濰坊北站實現連接。2019年6月,根據有關商定,京滬高鐵二線的津濰段和濰煙高鐵是“一項工程兩個分支”。 2022年1月,東營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在發布會上表示:濰煙高鐵,起止點為濰坊市、煙臺市,線路長度約236公里,與津濰高鐵在濟青高鐵濰坊北站相聯通,預計2024年完工。
威海和京滬高鐵二線之間已經實現直達連接。2020年11月,濰榮高速鐵路濰萊段開通運營后,從濰坊北站可以直達威海榮成;未來京滬高鐵二線建成后,威海市區和京滬高鐵二線之間更暢通無阻。
因此,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向東拐大彎,不但濰坊、臨沂的乘客可以直接坐高鐵,對于青煙威三市和京滬之間縱向交流也帶來很大的方便,對膠東經濟圈是重大利好。
三、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向東拐大彎,走了魯中山區和日照濱海山嶺之間的谷地平原,可以節約不少工程量。
根據2022年7月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網站對新建濰宿遷高鐵(山東段)選址的批前公示,項目線路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后向東,跨越在建濰萊鐵路后向西南,跨越濟青高鐵、膠濟客專后,以路基形式通過F5安丘市-莒縣斷裂帶,跨越汶河后向南,距安丘東外環路1km處設安丘站,出站后向南跨越青蘭高速公路后,于濰日高速公路東側魏家嶺村設諸城西站,出站后跨越濰日高速公路、濰河、齊長城遺址(五蓮段)后,于五蓮縣滿堂峪村設五蓮北站,出站后跨越膠新鐵路,以路基形式通過F1昌邑縣-莒縣大店鎮斷裂帶后向西,跨越膠新鐵路,以路基形式通過F5安丘市-莒縣斷裂帶后,跨越沭河后以路基通過安丘市-莒縣斷裂帶西支,于長安口村新設莒縣北站,出站后跨越瓦日鐵路后并行膠新鐵路,引入既有沂南站,出站后跨越沂河向西引入臨沂北站。
觀察可以發現,京滬高鐵二線在山東半島向東拐的這個大彎,正好穿過魯中山區和日照濱海山嶺之間的谷地平原。這段谷地平原,莒南籍著名作家趙德發在散文《分水嶺》中曾有描述:“發源于魯中山區的沭河與沂河,被稱為‘姊妹河’,她們在上游也許隔山相望,有分水嶺,但到了這里卻越靠越近,經常聯袂而行,將中間地帶一點點踏平,成為沂沭河沖積平原。”
京滬高鐵二線濰宿段的南端,正是沂沭河沖積平原。京滬高鐵二線濰宿段的西邊,是被人們稱作“山東屋脊”的魯中山區,海拔較高;東邊是日照濱海山嶺,地形崎嶇。因此,京滬高鐵二線濰宿段穿越的這段山谷平原,工程量相對少一些。
京滬高鐵二線向東拐了一個大彎,能顯著改善膠東半島的外出需求,也經過沂水、莒縣、五蓮、郯城、沂南等眾多沂蒙革命老區的縣區,這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都會產生直接促進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