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阿克蘇市積極探索發展高效農業,因地制宜,發展棉花、玉米套種小茴香等特色種植產業,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農業增效空間,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圖為種植戶搶抓時機采收小茴香 周志遠 攝影
6月25日,在阿克蘇市柳源農場片區管委會永興村,成片的玉米地里一行行成熟的小茴香隨風舞動,散發出濃郁迷人的香氣。種植戶搶抓時機,進行小茴香采收、攤曬等工作,呈現出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
今年是種植戶李開江種植小茴香的第4個年頭,經過這幾年的種植經驗,李開江發現小茴香具有植株矮小、生長周期短、耐干旱、耐鹽堿等特性,種植起來易管理、成本低,且種植效益高。同時,小茴香適合多種作物套種,可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資源、拓展作物耕種空間,是一本萬利的經濟作物。于是,他決定試著種植玉米套種小茴香。目前,玉米長勢良好,小茴香已經全部成熟,正在采收,雙豐收讓他今年的收入非常可觀。
李開江說:“今年,我們合作社在玉米地套種了近2000畝地的小茴香,每畝地產量在150公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場價來看,收益很不錯的,明年我還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這幾年,阿克蘇市柳源農場片區管委會根據轄區土壤、氣候等條件,積極引導種植戶挖掘土地資源優勢,科學設置農作物復合種植模式,通過棉花、玉米套種小茴香,及玉米套種大豆、小麥套種辣椒等套種新模式,充分利用時間差、空間差,實現高效耕地輪作、一季雙收、一田多用,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多元化增收。
阿克蘇市柳源農場片區管委會農業農村辦主任冉凱選說:“今年,柳源農場片區管委會套種作物農田總面積近17萬畝,其中棉花套種小茴香15.68萬畝,玉米套種小茴香6200畝,目前小茴香已全部成熟,進入采收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跟進技術指導工作,把服務送上門,幫助種植戶提高田間管理水平,助力農作物增產增收,推動農作物產量再上新臺階。”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周志遠 張景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