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備貨需求增加,國內商品多數上漲
周二(8月22日),國內商品期市收盤多數上漲,黑色系領漲,焦煤漲逾5%,焦炭漲近5%,鐵礦石漲逾4%;能化品多數上漲,純堿漲逾4%;基本金屬多數上漲,滬錫漲逾2%;貴金屬均上漲,滬銀漲逾1%;農產品漲跌不一,蘋果漲逾1%,菜粕跌近4%,豆粕跌逾2%;集運指數(歐線)跌逾2%。熱評:隨著“金九銀十”需求旺季臨近,備貨需求有所增加,國內商品多數上漲。短期來看,一方面,美國經濟強韌性支撐海外消費需求,但美債利率走高、美元指數反彈對風險偏好存在壓制。另一方面,國內目前處于經濟偏弱、政策持續加力的格局,即將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備貨需求有所增加,這可能階段性支撐商品走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長期來看,國內方面,7月政治局會議釋放逆周期調節的積極信號,表明政策底已然出現,但政策底到經濟底存在一定的時滯,四季度或能更明顯的看到經濟出現改善。海外方面,美國勞動力市場供需緊張的狀況有所改善,疊加通脹壓力持續緩解,意味著美聯儲可能很快結束本輪加息周期,同時,低失業率及偏強的薪資增速抬升了經濟軟著陸的預期。以上意味著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出現“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美國經濟軟著陸”組合的概率有所上升,這也將給大宗商品中長期走勢帶來支撐。
1、黑色建材:旺季即將來臨,備貨需求有所增加。
宏觀層面來看,7月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全面弱于市場預期,表明國內總需求依舊偏弱,考慮政策存在時滯,經濟環比改善或仍需時間。不過,央行三個月內兩次全面下調政策利率,釋放了強化逆周期調節的信號。
基本面來看,上周鋼聯公布的數據顯示,鋼廠產量小幅下降,表需超預期上升,總庫存再度去化,隨著旺季臨近,備貨需求有所增加或階段性支撐現貨。不過,由于今年產量平控政策執行力度偏弱,鐵水產量繼續走高,原料價格存在向上修復高貼水的需求,短線走勢強于成材。
2、基本金屬:多空因素并存,金屬短線走勢震蕩。
海外層面來看,一方面,美國經濟強韌性,美債利率走高、美元指數反彈壓制風險偏好;二是,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得到緩解,勞動力市場也有所降溫,意味著美聯儲可能很快結束加息,同時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概率也得到提升。國內來看,經濟仍在緩慢尋底,但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改善未來的預期。基本面方面:上周五SMM社銅庫存環比周一減少0.78萬噸至7.48萬噸,創出年內新低。7-8月國內銅產出相對淡季背景下,銅消費韌性較強,可能是旺季備貨所致,這將階段性支撐現貨價格。
貴金屬方面:現階段加息的尾部風險尚存,美債利率走高,美元指數走高,黃金短期的走勢或仍有反復。中長期來看,弱美元周期、長期利率見頂回落將給黃金帶來長期的配置價值。
3、能源化工:需求端或對國際油價反彈存在壓制。
宏觀層面上看,美債利率走高、美元指數反彈對風險偏好存在壓制,同時,中國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給需求端帶來新的擾動。
基本面上來看,EIA在最新的月報中表示,盡管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揮之不去,但全球石油需求在6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并可能在8月份再創新高。OPEC+和沙特的額外減產,加上需求預期持續強勁,將導致今年剩余時間的庫存減少。不過。美國駕車高峰季節接近尾聲,截至8月18日的一周,美國汽油需求和餾分油需求已經減少,這可能制約油價反彈的空間。
4、農產品方面:基本面改善,油脂短線或存在支撐。
美豆:天氣預報顯示,本周美國多地將迎來高溫少雨天氣,美豆產量下滑風險再度增加,天氣因素推動美豆市場重啟升勢。
豆油:預計第34周(8月19日至8月25日)國內油廠開機率小幅下降,油廠大豆壓榨量預計181.21萬噸,開機率為60.90%。庫存少量減少,因受前期商檢影響產量。目前美豆仍在炒作天氣,油脂下方的空間或有限。
棕櫚油:MPOA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月1-20日棕櫚油產量環比增加5.83%。SPPOMA數據顯示8月1-20日,馬棕產量環比上月增長7.0%;ITS數據顯示,8月1-20日,馬棕出口量環比上月增加9.8%。產量回升,出口回升,出口短期支撐棕櫚油的價格。
粕類價格下挫引發多頭平倉盤,油脂板塊集體走弱。不過,由于棕櫚油出口大幅增長,表明需求較之前改善,同時,國際油價大幅反彈也給油脂帶來支撐。后續重點關注天氣和出口的變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