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內蒙古自治區最東端的大興安嶺時,最西端的額濟納胡楊林還在沉睡。在我國版圖上,邊境線綿延4200多公里的內蒙古,像一匹昂首奔騰的駿馬,馳騁在祖國北疆。
馬背警隊開展邊境巡邏。
備邊足戍,國之重事。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堅持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健全邊境聯防體制機制,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切實守好祖國“北大門”、首都“護城河”,全力打造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資料圖】
人防:握指成拳聚合力
一大早,興安邊境管理支隊的移民管理警察與聯防隊員就踏上了巡邊之路。一支支巡邊隊伍穿梭在山川、林海之間,宛如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移動界碑。
在邊陲小城阿爾山市,隨處可見“雪城義警”隊員的身影,他們身著紅馬甲頭戴紅帽子,已成為邊境線上一道獨特的“警”色。
巡邊固防。
2019年,興安邊境管理支隊積極統籌,整合群眾治安力量,組建了“雪城義警”治安聯防協會,協助邊境派出所開展治安防控和巡邏、矛盾糾紛調解、社區服務等警務工作。每個月,阿爾山邊境派出所都會與“雪城義警”召開警務交流會,派出所借助“雪城義警”隊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收集群眾建議,有效排查社會安全隱患,提升了邊境管控工作成效。“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這支隊伍已逐漸成為警務工作的重要輔助力量。”阿爾山邊境管理大隊教導員賴徹力格爾說。
無人機配合移民管理警察巡邊。
“除了雨雪天氣,巡邊和放牧一樣,已經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王玉發家的牧點距離邊境線僅5公里,自2019年主動加入“雪城義警”,王玉發便把巡邊守邊當成自己的事業,每天都要在牧點方圓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走上一圈,看看有沒有陌生的人或特別的事。
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打好強邊固防戰役,既要依托軍警管邊控邊主力軍,還要全面發動人民群眾這支生力軍。”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堅持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織密國家安全、社會穩定、邊境安寧的“三道防線”。
物防:織密織牢防控網
守邊固防,人防是關鍵,物防是基礎。
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是內蒙古最西端、自然環境最艱苦、邊境管理區面積最大的一個邊境管理支隊。點多、線長、面廣、重點敏感部位多、自然環境惡劣是該支隊面臨的實際情況。近年來,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不斷加強裝備建設,提高整體戰斗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強邊固防”直通車深入邊境轄區服務牧民群眾。
“自從有了移動警務室,我們辦理戶籍業務就不用跑那么遠啦!”看著穿行于賽漢陶來蘇木轄區嘎查、廠礦企業之間的“戈壁移動警務室”,牧民們心底別提多踏實。
額濟納邊境管理大隊賽漢陶來邊境派出所是全國管區面積最大的邊境派出所,負責的邊境管理區2.05萬平方公里,每年的流動人口數量1000人左右,常住人口826人。為了給轄區群眾、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該所成立了“戈壁移動警務室”,實施24小時“網格化巡邏、動態化處警”,全力打造“邊境轄區快警模式”。
“為構建平安和諧穩定的基層社會治理環境,年初以來,大隊結合轄區實際新設立了便民警務室、抵邊警務室、移動警務室等14個警務室。”額濟納邊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雷宏亮說,警務室的建立是推動警力下沉、警務前移、深化“打防”銜接的重要舉措,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同時,邊境走私、偷渡等跨境違法犯罪活動也得到有效遏制。
多年來,我區通過推行草原110、戍邊警務室、蒙古包哨所等有效做法,構建起了穩邊固邊的“天羅地網”。
技防:“智慧邊境”固邊陲
達茂草原邊境線上綠意盎然,包頭邊境管理支隊的小型監控站就掩映其間。借助這些高科技設備,邊境線上的一切風吹草動,都能被民警準確捕捉。
包頭邊境管理支隊承擔著1.2萬平方公里的管區任務,邊境地區電網資源覆蓋率低、監控盲區多等一度是讓民警頭疼的難題。去年底,該支隊與北奔重汽集團聯合研發的智慧邊境裝備體系進入試用調試階段,其搭載的4個投放式小型監控站,可將20公里范圍內實時情況通過電子哨兵車傳送到指揮平臺,大幅提升邊境地區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管理管控能力。
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利用警用無人機對口岸限定區域進行巡查警戒。
科技賦能,為強邊固防插上智慧之翼。全區上下大力推進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執法水平、管控水平和社會治理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高質量護邊治邊之路。聚焦國家和自治區重大戰略布局,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全面推進警用無人機、視頻監控、警務移動終端等實戰應用。先后投入運行10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聯合北奔重汽研發電子哨兵、流動警務車,創新AGV無人駕駛跨境運輸、智能重卡、跨境空軌等新型非接觸式查驗模式,全力打造“警務助理”“強邊固防直通車”“警鷹巡航隊”等特色警務品牌,科技管邊控邊能力顯著提升。
從最初的“三頂帳篷一口鍋”的哨所,到如今的信息化功能俱全的哨樓;從原來單一的徒步、騎馬巡邏,到現在的科技防控、陸空立體巡邏;從“融冰化雪就干饃”的艱苦生活,到現在肉蛋奶果蔬俱全的“營養型”伙食……幾代人的建設、奉獻、犧牲,八千里邊防經歷了從小到大、由弱轉強、從落后到現代的歷史跨越。
登高望遠,可見未來。內蒙古正以更硬的舉措、更實的行動,守望相助、團結奮斗、一往無前,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構筑得堅不可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