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9日電 題:豬肉、燃油帶動CPI同比回正,短期仍將處于低位
作者 王青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李曉峰 東方金誠分析師
(資料圖片)
馮琳 東方金誠分析師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1%,漲幅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
8月CPI同比重回正增長,主要原因是當月豬肉、燃油價格上漲,同比降幅明顯收窄,同時暑假服務消費較為旺盛,服務價格同比漲幅也有所擴大。不過,當前物價水平明顯偏低,宏觀政策適度發力刺激消費的必要性較高。
經歷7月的CPI同比小幅負增長后,8月CPI同比如期轉正,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受部分地區極端天氣影響調運、養殖戶壓欄惜售,以及中央儲備豬肉收儲等因素影響,當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1.4%,帶動當月食品價格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未再擴大。這意味著上月推動CPI出現短暫同比負增長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消退。二是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當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略有擴大。三是暑期出行消費需求上升,賓館住宿和旅游價格持續上漲,帶動8月服務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小幅擴大至1.3%。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大宗消費品,8月汽車“價格戰”持續發酵,對整體CPI走勢產生較大影響。
我們判斷,盡管8月CPI同比重返正增長,但短期內仍將持續處于低位運行狀態。這意味著盡管當前通縮風險不大,市場上的持續通縮預期也不強烈,但低通脹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充分體現在8月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更能反映根本物價水平的核心CPI同比為0.8%,處于1.0%及以下的偏低區間。
另外,持續的低通脹不僅是消費疲弱的結果,而且對消費心理的影響也不容低估——物價水平偏低,居民會更傾向于推遲消費。由此,著眼于強化逆周期調節,當前宏觀政策有必要適度發力刺激居民消費,打破負向循環。我們判斷,接下來除了各地各部門著力拓展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外,還可能更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進一步減免汽車、電子、家居等大宗消費相關稅費。在外需持續下滑前景下,這將是推動下半年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8月PPI環比上漲0.2%,結束了此前4個月的連續環比下跌,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進一步印證6月即為本輪PPI通縮的谷底。8月PPI環比上漲,源于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后,近期國內穩增長政策頻出,提振原油、鋼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這帶動8月采掘和原材料工業PPI環比上揚。8月PPI同比降幅明顯收斂,除因新漲價動能邊際改善外,也與2022年同期基數延續走低有關。
但需說明的是,8月水泥價格整體走低,表明當前其它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更多是預期升溫帶來的備貨需求增加所致,實際需求尚未出現明顯反彈。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年初以來消費需求修復偏緩,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抵消了基建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帶來的影響。
此外,分大類看,受國際原油以及國內部分工業品價格上行帶動,8月生產資料PPI環比上漲0.3%,同比跌幅也有所收斂;而在終端消費較為疲弱拖累下,8月生活資料PPI環比漲勢走弱,漲幅僅為0.1%,但因基數走低,同比跌幅仍較上月小幅收斂至-0.2%,這也與當前核心CPI持續在1%以下區間低位徘徊相印證。
展望后續,9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上行,國內擴投資也將逐步發力顯效,有望推動9月PPI環比延續漲勢。我們判斷,未來幾個月PPI通縮幅度整體仍有望延續收窄過程,但在市場消化完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及隨后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出臺帶來的樂觀情緒后,后續國內工業品價格能走出怎樣的上行態勢,將取決于逆周期調節政策在提振經濟復蘇動能和實際需求方面的具體效果。(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新經緯(jwview)官方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