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上海與長三角各地產業協同發展,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到2025年,上海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將超過2.2萬億元,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5萬億元;產業基本具備自主發展能力,技術創新策源能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生態,打造35家年收入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50家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國內領先的創新型制造企業,330家上市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產業鏈穩定性和韌性顯著增強;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電子信息產業對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賦能作用顯著增強。
在電子信息制造業方面,《規劃》提出,要以集成電路為核心先導。著力推動集成電路自主創新與規模發展,形成國際一流、技術先進、產業鏈完整、配套完備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為電子信息產業的持續創新發展夯實基礎。優先發展基礎支撐領域。聚焦下一代通信設備、新型顯示、汽車電子等基礎支撐領域,著力推動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和產業鏈協同發展。大力推動終端創新。聚焦物聯網、智能終端、智能傳感、超高清視頻、智慧健康養老等領域,不斷完善行業發展生態。
在軟件和服務業方面,《規劃》提出,提升軟件產業核心競爭力。繼續鞏固軟件產業的優勢地位,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填補一批國內空白,推出一批打破國際壟斷的高端產品,全面促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信息服務模式創新。激發在線新經濟賦能帶動活力,加快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網絡安全產業。推進技術攻關和制度創新雙突破,聚焦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應用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能級水平。
在前沿新興領域方面,《規劃》提出,要前瞻布局關鍵技術研發,夯實共性基礎技術發展能力。提前布局6G網絡體系架構創新與前瞻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開發面向衛星互聯網、全面體驗、無人駕駛、智慧工廠等應用場景的前沿產品。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推進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終端研制和系統化虛擬內容建設,探索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