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夏文明進步史冊的萬年文化長卷上,記載了多民族文化遺產的結晶。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新紀元,對東西方文明文化的融合,更需要編寫一套反映東西方文化遺產的《本來如一藏》?!度宀亍纷鳛槠渲匾M成部分不可缺少。據介紹,目前國內經過多年編寫的,湯一介先生主編的《儒藏》,填補了古代《四庫全書》巨著儒學的空白。 《本來如一藏》涵蓋宇宙能量、星球文明、星球圖典、地球文明、文字、易道、佛典、儒學、圣經、古蘭經、諸子仙圣、各教諸神、文學、諸科認知、禮樂、藝術書畫、文博6藏、史藏、天然藥物、大國學經、賢圣真一、醫藏和雜藏等20多個系列藏要,是十分浩大的文化工程。全藏有1000億字,20萬冊左右,《本來如一藏》(精藏版)有5000余冊。這本經藏為大16開精裝本,全藏文字數是四庫全書的10倍?!侗緛砣缫徊亍房胺Q人類文明最豐富最完美的集成之作?!度宀亍肥占寮宜鶄鞒械摹傲洝保榻B歷代儒家學者對《詩》《書》、《禮》、《易》、《春秋》等經精心整理、解釋。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本藏收入新時代儒學各項研究成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 ∪A夏民族文化交流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把佛教經典及其注疏編纂為《佛藏》,同樣,也曾多次把道教經典及其注疏編纂為《道藏》。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中國又編纂出版了《中華大藏經》,使佛教典籍的集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同時,中國道教協會也編纂出版了標點本《道藏》,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便于利用的文本系統。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歷來號稱“儒”、“釋”、“道”三分天下,可是千百年來,中國有《佛藏》、《道藏》,而沒有《儒藏》,始終沒能把儒家的典籍文獻集大成地編纂為一個獨立的體系,這不僅與儒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極不相稱,更不能滿足傳統文化整理與研究日益廣泛深入的需要。編纂《儒藏》的目的和編纂《佛藏》、《道藏》一樣,都是通過對各家的典籍文獻進行系統整理,以便保存和利用,以達到繼承和發展中國文化的目的。有鑒于此,2002 年 10 月北京大學決定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并聯合有關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啟動《儒藏》編纂與研究這一基礎性的學術文化工程?! ≈袊糯拿魇侨祟惿鐣拜S心時代”的幾大文明之一,而儒家是軸心期中國思想的重要成分。歷史學家早已指出,“軸心時代”的思想傳統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財富,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而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新的飛躍無不通過對軸心期的回顧而實現,并被重新點燃。在踏入新千年之際,世界思想界已出現對于“新的軸心時代”的呼喚,這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對古代思想智能的溫習與發掘,以響應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局面。21 世紀,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重新回顧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及其不斷發展的歷史,必將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系統深入地研究儒家思想文化,把儒家經典及其在各個時期的注解,把歷代儒家論術,儒學研究藏等成果,以及各種各樣的儒家學者的著述,把體現儒家思想文化的各種文獻編纂成一部大文庫——《儒藏》,無疑對當今和后世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歷史上雖無《儒藏》,但歷代王朝都有過匯編儒家經典的舉措。如唐朝的《五經正義》,宋元的“十三經注疏”,明朝的《五經四書大全》,清朝的各種經解,尤其是清政府編纂的《四庫全書》,匯集了大量的儒家文獻。明、清兩代都曾有學者提出編纂《儒藏》的建議,然而始終未能實現。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有關方面又編輯出版了影印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修四庫全書》等。這些都為編纂《儒藏》打下了基礎?!度宀亍穼⒈M量繼承和吸收上述各書已經取得的成就,從而使得對儒家典籍文獻的研究和利用更為集中和方便 ;《儒藏》還將盡量搜集不曾收入上述各書的儒家典籍文獻,從而使得有關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匯編更為豐富和完備?! 侗緛砣缫徊?儒全藏》全本將收錄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儒學文獻 3000 余種,約 10 億字,計劃于2025 年完成,規模將超過《四庫全書》,基本囊括中國(包括韓、日、越)歷史上比較有價值的儒學編纂成果?! 侗緛砣缫徊亍罚度宀亍泛w原有儒學所有文明記錄,同時收錄了近幾百年來東西方文明進步的互相關注和滲透性文獻,研究性文獻資料,工程十分浩大,時間和內容涉及面之廣。為了科學客觀的評價收藏內容,我們用數十年時間完成此圣事。匯集了古今中外儒學研究和各種各樣版本的儒藏成果。目前《本來如一藏 儒全藏》共分十一大部分,本次出版9992冊,是當今世界最全的儒學研究典藏。電子網絡版約 1000 億字,在 2025 年完成。按照人類文明進步發展所需的天地對應的星宿關系,在全世界建立二十八個《本來如一藏》獨立館。2039 年前陸續建成開放。每館占地 25000 平方米左右。收藏《本來如一藏》20 萬冊,是人類天地文明的結晶。(許國璽) ※ 本文為廣告投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