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收麥,經常會碰到焚燒秸稈的場面。滿天火紅的光、黑煙滾滾,隨著風吹即燃的火苗,像一條蛇一樣蠕動向前…… 焚燒秸稈不僅危害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還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很多不利影響,這也是我國近年來一直大力宣傳禁燒秸稈的原因所在。
自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如何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焚燒問題成了一大課題。中國鐵塔研制推出的秸稈禁燒智能監控系統成為守護一方青山綠水藍天的“守護神”。
利用在鐵塔前端安裝高清攝像設備,實現區域內 100%范圍內實時監控,利用專線數據回傳的信號顯示秋收地塊的監測情況,讓秸稈焚燒“無處可藏”。中國鐵塔打造的套秸稈禁燒監測系統采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平臺分析實現告警、取證和處理的聯動機制,真正實現了高清可視、熱成影像、精準識別、自我分析,判別是否火點并及時推送信息,可有效助力秸稈禁燒工作落到實處。
在安徽,亳州譙城區大楊鎮的工作人員正通過“鐵塔天眼”監控系統對麥收現場進行實時監控。午收期間,全市鄉鎮地區的 519 臺鐵塔攝像機對麥收現場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出現煙點、火點等預警信息,平臺將第一時間推送、提醒,逐步實現秸稈禁燒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在山東,中國鐵塔已陸續共享建設了 1000 余處秸稈禁燒監控點位,為山東省精準污染治理提供了信息技術手段。
在廣西,中國鐵塔的監控系統贏得玉林市生態環境局黃衍全的高度認可。他表示,該監控系統對推進秸稈禁燒工作十分有利,系統配備高清攝像頭高技術傳感器等具有發現火點快,點位精準,自動發送信息指令等優異性能,期待鐵塔公司繼續完善該監控系統,使其更智能化具有更好的人機交互功能。
在黑龍江,為了有效提升響應、處置效率,黑龍江省累計建設秸稈禁燒高點監控 367 個,覆蓋了 17 個縣區,對農田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360 度無死角的實時監控,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秸稈露天焚燒火點數量大幅下降,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2020-2021 年禁燒期間,共發現秸稈露天焚燒火點 2 處,較 2018-2019 年禁燒期間減少了 97.6%。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即是幸福。中國鐵塔通過全天候無死角的技防“眼睛”讓秸稈禁燒無處藏,下一步中國鐵塔將不斷創新、科技化管控水平,強化秸稈禁燒工作,為我國的生態環保工作不斷貢獻出更多的鐵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