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符曉波
4月7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密度微球及其復合材料研究院”項目在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啟動建設。
作為今年廈門集中簽約的17個創新團隊和研發機構項目之一,該研究院落地廈門后,將依托中科院理化所一系列核心知識產權和重大攻關任務成果,圍繞低密度微球、浮力材料、儲氫材料、輕質工程材料等領域,在廈門組建技術攻關和工程化團隊,推進實施低密度微球及其復合材料的中試轉化與產業化工作。
據悉,該研究團隊在低密度微球及其復合材料領域具有國際先進的自主知識產權,已開發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包覆微珠、能源微珠等多種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諸多成果應用于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萬泉”號深淵著陸器等大國重器。
廈門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大力引進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來廈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先進成果在廈門轉移轉化,助力廈門產業轉型升級。中科院理化低密度微球及其復合材料研究院已組建由中科院資深研究員、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創投資本投資人組成的運營團隊,是廈門探索“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新型研發形態的重要實踐,未來將打造低密度微球及其高性能復合材料創新中心、中科院理化所微球技術廈門成果轉化基地,并開展企業孵化與培育等。
截至目前,廈門市科學城“三谷”、I號孵化器等載體已落地12家新型研發機構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注冊入駐各類企業超過1400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