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
開展生態環境主題科普云課堂,組織山西省生態科普聯動;按照分級培訓方式,對2400名基層農技人員展開專業培訓;組織開展山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引導和激勵更多高校學生投身科技創新實踐……5月5日,記者從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獲悉,《2023年山西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工作要點》日前發布,旨在通過劃定重點任務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今年,山西省將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科技館體系,做好科技館免費開放實施工作。同時強化基層科普能力建設,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深化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支持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山西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山西省將實施“國培計劃”和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提升行動計劃,以科學教師隊伍為重點,推動教師科學素養整體提升。支持師范院校與理工科大學、科研院所及科技場館等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合作關系。鼓勵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壯大科技志愿者隊伍。
同時,山西還要加大優質科普資源供給,辦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全國雙創活動、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群眾性科普活動,加強“科普中國”落地應用,推進科技傳播與藝術融合。
針對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通過跨行業跨領域合作開展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大國工匠”品牌建設、銀齡科普行動等專項行動和各類主題科普活動。
“我們將實施以智慧助老為重點的銀齡科普行動,依托老年大學、老年科技大學等,組織開展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等科普培訓,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與技能。組織健康科普專家庫的專家深入社區、農村、養老機構等開展醫療義診、健康咨詢和科普宣傳,多措并舉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山西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