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66歲黃阿婆突然出現高熱、意識不清,病因不明,專家團隊抽絲剝繭,查明病因,竟是潛伏在冰箱中的“冷酷殺手”——李斯特菌惹的禍,而冷藏在冰箱里的乳酪或許是引發黃阿婆大麻煩的源頭。
專家提醒,隨著天氣逐漸轉熱,冰箱食品安全尤其要注意,高危人群要特別當心各種奶酪制品等食物。
【資料圖】
李斯特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供圖
阿婆惹上腦膜炎,不知所因
4月29日晚,黃阿婆突然出現發熱、頭暈、乏力等癥狀。第二日早晨,家屬發現黃阿婆臥床不醒,呼喚只能睜眼,家屬立即聯系120送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以下簡稱新華醫院)急診。入院后,測量體溫,黃阿婆高燒達40攝氏度,中度意識障礙,被緊急送至急診搶救室。
進一步檢查顯示,黃阿婆頭顱CT無異常,呼吸道病毒檢測正常,但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超1.8萬/uL,且阿婆脖子僵硬,難道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新華醫院急診專家團隊一邊對黃阿婆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一邊繼續尋找病因。與此同時,黃阿婆病情持續進展,意識狀態未見好轉,并出現了噴射性嘔吐和腹瀉,還出現了腦膜炎。
病因到底是什么?新華醫院急診團隊開始了全力偵破。
一個線索出現了。黃阿婆的女兒告訴醫生,黃阿婆近2周因為突發性耳聾,使用靜脈激素治療10天。那么,感染會不會和她使用激素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損有關呢?急診重癥監護室醫護團隊決定行腰椎穿刺留取腦脊液及血液標本送檢。很快,黃阿婆的腦脊液和血液里都檢出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罪魁禍首找到了!
對癥施治后,黃阿婆的意識狀態從5月4日后開始好轉,體溫逐漸下降,進入急診重癥監護室第6天,她意識恢復正常,能對答,平穩地轉出了EICU。
李斯特菌從何而來?
李斯特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人感染李斯特菌引起的疾病稱為李斯特菌病。該疾病發病率低,但住院率和死亡率較高,是危害嚴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李斯特菌能夠在冷藏溫度(4°C-10°C)中生長良好,-20℃的低溫可存活一年,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也被俗稱為冰箱里的“隱形殺手”。
新華醫院急診科醫生葛勤敏表示,成人李斯特菌感染多源于經口攝入病菌,隨后病菌穿透腸道黏膜,引起全身性感染。大多數全身性、侵襲性李斯特菌感染患者至少存在一種易感因素,包括妊娠、糖皮質激素治療、其他導致免疫功能受損的因素及年齡因素。而用了10天糖皮質激素治療的黃阿婆正是高危人群。
黃阿婆身上的李斯特菌從哪里來的呢?最終,家屬提供重要線索:黃阿婆每天早餐都會食用冰箱里存放的某類型奶酪。兩條線索合并,就解釋了黃阿婆可能的致病原因。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熱,冰箱衛生安全一定要注意。”葛勤敏特別提醒,預防感染李斯特菌要注意不要飲用生牛奶(未經巴氏消毒),或食用含未經巴氏消毒牛奶制品;進食生蔬菜前應徹底清洗;將冰箱的冷藏室溫度保持在4℃或更低;冷凍室溫度保持在-17.8℃或更低;預烹飪、易腐壞或即食的食品應盡快食用;將生肉、魚及家禽肉與不需要烹煮的其他食物、熟食及即食食品分開放置;處理完生的食物后應洗凈手、刀具和砧板;徹底烹煮動物來源的生食,使其內部溫度達到安全水平。
同時,對于高危人群,如妊娠女性以及免疫功能受損者,預防感染李斯特菌必須采取加強預防意識,食用冰箱內保存食物前必須煮熟煮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