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江耘
(資料圖)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亞運會淳安賽區迎來了新的亞洲紀錄!
在淳安界首體育中心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現場,中國隊選手鮑珊菊、苑麗穎和郭裕芳意氣風發。三位女將頭戴“哪吒”頭盔,腳踩“風火輪”,在“碗”狀的環形賽道上飛速旋轉,以打破亞運會紀錄的成績奪得冠軍。
中國隊選手在比賽中。杭州亞組委供圖
“可能是今天的‘哪吒’頭盔選得好,就像哪吒一樣踩著風火輪,腳下生風,騎得更快了?!辟惡?,鮑珊菊開心地說。談及巴黎奧運會的目標,鮑珊菊言語鏗鏘:“全力以赴,奪金!”
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是中國隊傳統優勢項目,2016年里約奧運會與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連續獲得該項賽事金牌。隨著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鐘天使的退役,中國女子場地自行車項目面臨新老交替,鮑珊菊成為中國女子場地自行車的領軍人物,一系列挑戰也接踵而至。
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頒獎儀式。杭州亞組委供圖
“傷病和恢復”是最直接的問題。今年年初,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趙鵬帶領團隊進駐場地自行車國家隊,主教練的訴求直截了當,實實在在解決隊員們的傷病和恢復問題,把第三道的成績提上去。
東京奧運周期結束后,國際自行車聯盟對女子團體競速項目進行了改革,由2人出戰2圈改為3人出戰3圈。我國有世界上最好的1道選手,也有優秀的2道選手,但3道選手在國際賽事中略遜一籌。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變化,趙鵬團隊從傷病和恢復破題,開始了全方位保障隊員科學訓練工作。
訓練結束后運動員在醫療保障車上接受康復診療。受訪者供圖
“我們成立康復、恢復、體能、營養、監控、心理、減阻七個小組,彼此之間協同配合,保障隊員遠離傷病困擾,提升恢復再生能力,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訓練?!壁w鵬告訴記者,運動員傷病的特點與普通損傷不同?!芭R床患者更多是退行性病變,而運動員更多是過度使用的損傷。這就需要在訓練結束后,立即進行恢復,將丟失的能量和營養補回來?!?/p>
中國自行車隊的體育科技醫療保障車是個可移動的“城堡”,用于身體康復和體能恢復的多項設備一應俱全。運動員在訓練結束后會來到這里,在1個小時內,完成身體恢復和專項治療?!拔覀儗㈦娙蓦娮韬透吣芗す饨M合在一起,為運動員緩解膝、腰疼痛;通過冷療、超低溫讓運動員快速恢復體能狀態;通過肌骨超聲看清運動員肌肉和筋膜中的具體變化,再針對性地進行康復診療。在這輛集約化的保障車上,我們將恢復體系和康復體系結合起來,用科技手段為運動員的科學訓練護航。”趙鵬說。
體育科技醫療保障車一角。受訪者供圖
場地自行車是一項追求極限速度的運動,騎行最快時速超過80千米。但近7千克的場地自行車,不能使用活飛輪、變速器和剎車裝置,全靠車手掌控。所以,在場地自行車賽場上,頂尖高手之間的較量以毫秒計算,而訓練也需要精準的計時系統。
“目前,我們已經把電子計時系統做了起來,完全對標國際賽事,只要自行車啟動,時間瞬時就能出來。今后,再輔助可穿戴設備,這些科技裝備的應用將對運動員科學訓練,尤其是提升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的3道成績發揮重要作用。”趙鵬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