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婺源朱子中學,草木蔥蘢,教學樓窗明幾凈,嶄新的教育氣象撲面而來,到處洋溢著一種向上、好學、和諧、文明的氣氛。這里有一批敬業(yè)樂教的園丁默默耕耘,一批批的優(yōu)秀學子從這里起航為理想而騰飛……
朱子中學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學校硬件設備一流,教師年齡結構合理,但生源素質良莠不齊,幾年運轉后,新的矛盾逐漸呈現(xiàn),人民對優(yōu)質教育追求與難以提升的學校教育質量之間矛盾是橫在學校面前的一道門檻。縱觀全國的良好教育形勢,學校不改革必然落后于時代,不好好改革就不能突出學校發(fā)展的內涵,朱子中學人秉承“拓荒者”的精神,立足學校的實際,不斷研究教育教學實踐,帶著問題上路,直視問題,在“問題診斷”中,突破常規(guī),力求找到一條適合學校發(fā)展的教研之路。
一年來,學校在充分總結基礎上,嚴格落實“規(guī)定動作必須到位,自選動作還需創(chuàng)新”。教研是什么?顧名思義,淺表的回答就是:教學研究。教師們更多的關注點在“研究”兩字上,既然是“研究”,那是教育學家或理論家的事情,似乎與一線教師們無關。思想的不重視嚴重制約著我們去筑夢前行,怎么辦?我們在探索中……
規(guī)范集體備課,引擎實效課堂
從2019年開始,朱子中學在英語、數(shù)學兩門學科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做實備課,規(guī)范流程;做實課堂,精講多練;做實鞏固,精選作業(yè);做實測試,及時反饋;做實輔導,查漏補缺,從五個維度全面落實課堂教學改革。2019年3月5日,學校召開了數(shù)學、英語全體教師參加的集體備課首次布置會,會上公布了《朱子中學集體備課操作流程》,而后6個英語備課組長結合本組實際,撰寫了備課組計劃與分工,明白了各自的任務,規(guī)范了集體備課操作流程。每周下午教師們在規(guī)定的場所按照預先備課安排,有條不紊地開展著集體備課,有主備人與合作人,有課件與教案主評人,有會議內容記錄人,看課件、寫所得、聊想法、比不足、謀跟進、齊提高,每周教師們無怨無悔地書寫著集體備課的教研故事。4月28日,學校又召開了集體備課推進會,會上提出主備人提前一周手寫教案,印好后發(fā)給每位教師提前修改,教師修改后在《教學日記本》的“前期”一欄寫上自己修改意見,之后在集體備課會議上發(fā)言討論,主備人針對同組提出的合理性意見進行第二次備課。各任課教師也需針對本班學情作一修改,單元結束后,寫出自己的反思。
2019--2020學年中考、會考成績出來后,數(shù)學、英語學科總成績進行了橫向、縱向比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數(shù)學成績,有多名教師位于成績評價冊的前列,這更堅定了學校進行集體備課的信心。2020年9月開始,學校全面推行集體備課,各備課組有固定的集體備課日、備課場所,每次活動后,各備課組均要撰寫教研簡報,要推出集體備課案的優(yōu)秀教學反思,力求教師們在教中研,在研中思,在思中變,提高課堂的實效。為學校集體備課有延續(xù)性,要求備課組每周均有一節(jié)完整且打磨好的集體備課案,儲存在學校規(guī)定的云盤里,為下一屆教師分享共用。本學期末各備課組上交了一本《集體備課教案》,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培養(yǎng)了組長們資料歸檔能力。
教師梯隊建設,激勵專業(yè)成長
2019年9月以來,32位剛從高校畢業(yè)的大學生到朱子中學工作,他們沒有教育教學經(jīng)驗,正如他們自己說的:我們的不足之處是年輕,缺乏經(jīng)驗,這也是我們的優(yōu)勢。新教師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好就能助推學校的發(fā)展。在總結歷年來新教師培養(yǎng)的做法的基礎上,學校制定了《朱子中學新教師管理辦法》,有具體的培訓內容:1、閱讀書目本地名師撰寫《杏壇逐夢》。2、教育教學實踐理論培訓,邀請學校書鄉(xiāng)名師或省級骨干教師作《優(yōu)秀教師成長之路》講座。3、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訓,舉行教師業(yè)務考試、粉筆字大賽、新教師匯報課比賽。也有各校都進行的青藍師徒結對幫扶常規(guī)動作,但我們有一個創(chuàng)新點,優(yōu)秀的教師可以帶2名以上教師。
有培訓就會有考核,學校分別從讀后感比賽、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考核、每學期各寫一次培訓講座反思、教師業(yè)務能力考核、每月教育教學成長反思、中后期述職展示比賽、教育教學管理業(yè)績等七個方面進行考核,作為評優(yōu)的依據(jù),評價不合格的教師列入下一期新教師的培訓,半年來,新教師過關課、中期述職展示、青藍工程中期檢查、每月成長反思等等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新教師的培養(yǎng)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為激勵教師朝專業(yè)化之路發(fā)展,學校進行了首屆朱子中學“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評選,給更多的年輕教師搭建一個成長平臺。學校教研氛圍濃厚,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意愿高,一年以來,我校23人評上縣級骨干教師,15人成為縣級教研團隊核心成員,2人榮獲省級骨干教師,2人榮獲上饒市第一屆名師。僅這個學期,我校有10人次參加了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多人參加省、縣級“疫情錄課”活動,其中洪文明、呂愷聃老師在省級優(yōu)課錄制中分別榮獲特等獎、一等獎,洪文明老師還參加了“名師贛鄱行”活動。學校有十位教師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有個人名師工作室,他們的工作室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教而不研而淺,研而不教而空。在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上,學校始終關注他們的教學業(yè)績。從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的數(shù)據(jù)來看,他們的教學成績始終位于全校的前列,專業(yè)引領有了更多的說服力。
專家“跨界”打磨,助推教師卓越
朱子中學組建了“跨界”磨課團隊,成員來自于不同學科,力求做到“跳出學科看學科”,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團隊成員們各顯神通,有語言包裝專家、課堂結構優(yōu)化專家、課堂創(chuàng)新專家、形象設計及著裝專家、視頻及PPT制作指導專家,每次磨課,專家們敢于挑刺,每次專家組磨課都能達到讓每位參賽教師在賽課中有所觸動。以本學期李顯梅老師參加全省名校聯(lián)盟優(yōu)質課比賽為例,李顯梅老師初涉教壇兩年,沒有參加過任何的校級以上的比賽,經(jīng)過政治組初選,險勝而出,經(jīng)過層層地包裝,她榮獲省級優(yōu)質課比賽的第二名,一路走來,第一次專家組磨課,她被“磨得”當場落淚了,“這次專家組對我的磨課是極不滿意的,黃主任稱這樣的課堂不成體統(tǒng),整體散亂...,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是滿臉挫敗”,這是小李老師在獲獎反思文章《集體力量育智慧,努力拼搏出成效》里留下的印記。每次磨課比賽后,每位教師均有賽后反思,“愛磨才會贏”、“冬日暖陽伴我行”、“舞出精彩”等觸及他們靈魂的文章,給他們留下那段痛苦而又美麗的記憶。
本學期以來,僅教學課堂優(yōu)質大賽這一項,朱子中學有1人獲得省級一等獎,3人獲得省級二等獎,4人獲得市級一等獎,1人獲得市級二等獎;在全縣的教學大比武中,3人獲得一等獎,1人獲得二等獎。
為讓學校教師、專家組成員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本學期的磨課活動來了一次“野外拉練”,也就是帶著教學大比武教師、專家組成員去兄弟學校(許村中學與太白中學)進行異地“磨課”,互派教師參加教研,把教研延伸到他校進行等等,不一樣的經(jīng)歷,不一樣的收獲,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兄弟同行的路上,太白中學在本學年的教學大比武中也收獲了輝煌,2名教師榮獲一等獎,2名教師榮獲二等獎。
書香校園助推,提升教師內涵
“一群不讀書的人在教人讀書”這話說的有點過,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一些教師讀書的習慣在日常的繁瑣工作中慢慢地消磨了。朱子中學是以南宋教育家朱熹命名的學校,書香飄動校園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腹有詩書氣自華,職業(yè)倦怠人皆有之,只有教師與書本同行,與寧靜為伴,讓歲月靜好。在墨香中汲取精神食糧,在一次次閱讀中,充實自己,優(yōu)秀自我,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本學期教師必讀的書目是《杏壇筑夢》,這是我們家鄉(xiāng)成長起來的名師,有濃厚的草根烙印,會很快的引起教師們的共鳴。新教師每月的讀后感,中期閱讀分享,每周打卡分享,助力他們愉快前行。
期中考試后,以學校層面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每學期以備課組為單元,實施各讀與共讀一本書,即每位教師讀兩本書,一本是自選,另一本是學校為教師代購,加強日常閱讀監(jiān)管,通過舉辦讀書分享會,讀后感比賽,激勵教師去閱讀,養(yǎng)成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相當多的教師利用課堂向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也有教師加入了全國的敘事者米粒閱讀成長群,在墨香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料,走向自己,超越自己。本學期我校教師在省級刊物上發(fā)表文章23篇,縣市級刊物上發(fā)表文章5篇。半年來,在省級的《中考新攻略》叢書編寫中,我校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叢書中擔任主編,全校有48位教師參與了編書活動。
一葉榮華春秋意,年月回首卻思量。勤為容衰亦心滿,奮作平凡千櫞梁。但惜冷暖話床言,求山臨水對天蒼。進取點點星鋪路,步覆穩(wěn)踏自茫茫。實效教研之路向前延伸著,我們追逐的心也在跳躍著,朱子中學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秉承朱子之韻,打造儒雅校園,不斷譜寫新華章。(婺源朱子中學校長查永清 央視總臺首席吳觀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