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誰的崗位會被淘汰?什么技能已經過時?不得不承認,洞察、儲備和改變的轉型之路已經進入“生死”競速。技能再培訓革命是所有人在面對未來已來的就業市場下一場必須要打的“硬仗”,但這個技能的重點或許已經由“受雇”變成了“自雇”……
近日,國際人力組織在對世界各地多個部門約12000名工人和來自85個企業代表進行調查和采訪的基礎上發布了2021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作為未來五年內技術應用、就業市場和技術技能發展前景的指引“先知”,2021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中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概念:數字化勞動力平臺。
未來就業時代已然到來
什么是數字化勞動力平臺?雖然這個關于就業新事物的詞匯尚且未被熟知,但是已經在這種類型的平臺實現就業的人群其實早就已經體現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婦女、殘疾人、年輕人和在傳統勞動力市場中弱化的“邊緣人”等龐大的勞工群體都在接觸和試行中完成了靈活就業的轉身。
一餐一飯離不開的“外賣小哥”、一步一行會想到的網約司機、一物一購新形式下的帶貨主播……這些其實都是數字化勞動力平臺中涌現出的職業崗位新生力量。而由這種新生態趨勢引領下的勞動力就業和用工市場,已經滲透到大眾生活中吃喝玩樂購的各種場景。在新技術、新崗位、新功能趨勢蓬勃興起的當下,沒有固定雇主的“技能就業”已經開始星火燎原。
報告中介紹了數字化勞動力平臺的兩種主要類型,一是基于在線網絡平臺,由零散和遠程為底層邏輯完成工作任務,另一種則是基于撮合性質的平臺,由個人在指定位置的平臺完成。圍繞這兩種數字化平臺類型,游戲陪練、帶貨主播、線上紅娘等新職業崗位成功破圈,分享經驗、兼職收益、斜杠身份等副業新形式花式多樣,在線辦公、計時零工等用工新模式蔚然成風。尤其在具備外包基礎和零工模式的崗位上,老板“共享”員工,員工“共享”老板更是成為了“小荷早露尖尖角”的就業生態。
用人市場的價值交換不是人力,而是能力
這種就業生態已經達到了怎樣的增速規模?或許從實實在在的數據中更能體會新生趨勢的蓬勃生命力。據HRoot數據來源顯示,國內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從2017年開始呈現快速上漲趨勢。2019年中國靈活用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76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還將達到590.8億之多。而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中國的靈活就業已涉及2億多人。在繼續鼓勵增加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要廣開靈活就業的渠道,提供全力的扶持和保障。
數字化平臺型就業催生的靈活用工模式已經開始構筑生態和立體就業的新模式。而在同一段時間內,只能固定服務于一家企業的傳統就業模式也在觀念不斷革新、經濟多元發展、分工越來越集約化和專業化的流變發展中,不再是“單戀一枝花”。
“隨著“云化、數轉、融創”的發展節奏和創新趨勢不斷增強,“互聯網+”在社會、經濟和生活上已經引起方方面面的滲透和改變。”環球網校CEO伊貴業對平臺型就業從鏈式升級為立體生態圈的轉變洞察十分深刻。這源于他18年掌舵環球網校一路深耕職業教育賽道的行業沉淀。“互聯網+服務”滲透較深入的在線教育、在線家政等用工領域,也在高效匹配和精準培訓的基礎上,幫助更多外教和藍領群體實現了就業提升。”伊貴業指出,目前全球有700萬雇主都在利用“少養人找豬八戒外包”的平臺人才共享方式上解決各發展階段的服務需求,受雇人群借助于平臺資源,從一對一的直接就業向一對多的衍生就業轉型升級。
環球網校也在深入細分方向和資源整合上,在真正鏈接就業途徑和渠道上不斷進行摸索和嘗試。以UI項目來說,環球網校基于UI項目的特性,與豬八戒網、威客網等達成結業合作,學員在掌握了專業技能之后,可以直接開展線上自由職業。在目前市場需求很火的短視頻和主播帶貨領域,環球網校應時而動,和頭部MCN公司聯手,推出適合零基礎的相關課程,結課后便可以直接回流到MCN公司就業,也可以助力學員通過各大流量平臺進行自主創作和獲利。
從新型消費范疇來看,在線職教本身就是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領域,而從服務范疇來看,由新產業新業態催生的新需求又成為了在線職教可以助力就業和技能培養的聚焦點。“環球興學要在這方面加快引領新型消費,需要不斷加強新型消費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和質量,在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教學效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性、教學成效與就業扶助的實現率三方面持續前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