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老年網紅頻頻出圈兒,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關注,比如92歲高齡的國畫高手、已經88歲但重新投入畫畫學習的老人,還有40歲+中年人在短視頻平臺上展示著自己的才藝,。毋庸置疑,國畫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之一。而學習國畫,儼然成為近代中老年群體的全新精神追求。就像粉絲云水禪心所說“一個人擁有自己的愛好,年輕時可以解壓,年老時亦不會孤單。”
互聯網+高科技 助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國畫,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能夠獲得老年人的青睞也就不足為奇,再加之互聯網的渠道普及,就讓更多的老年人開始愛上國畫并癡迷其中。。 那些老年人對與國畫可以沉迷到什么程度?據大鵬教育老師反饋,每次他的體驗課一開播,試聽人群就會有上千人,而其中80%是老年人。其中有一位學員讓他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位八旬老人,他從年輕時就癡迷國畫,即便手患惡疾導致握手艱難,仍然在堅持學習和創作。
(大鵬學員蘭草花之君子:料峭春風斜相迎—斧劈皴)
不僅如此,據百度數據顯示,很多中國網民都對中國國粹持正面態度,甚至68.2%的網民認為應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社會各界也在積極復興傳統文化,比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指出,民間文藝口傳心授、世代傳承,廣泛流傳于祖國大地,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從文明演進和強國復興的大視野中審視民間文藝,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覺自信,回應人民需求和時代呼喚,創作出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小眾興趣愛好大行其道 篆刻逐漸為大眾所接受
其實不僅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加入了國畫學習的隊伍,他們希望借助國畫的學習能夠養成沉穩性格、緩解壓力,同時提升人生境界;很多人表示:在學習完國畫后,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除了國畫外,大鵬教育發現近期報名篆刻學習的學員也越來越多,這項小眾的傳統技藝,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究其原因,原來是很多學員在學習國畫的同時,需要落款并蓋章,于是很多人突發奇想,如果這枚印章是出自自己之手,豈不是更有價值和意義,于是他們尋找可以學習篆刻的平臺,然后發現大鵬教育的品類竟然如此豐富,不僅有篆刻學習,還詳細的將課程分為各種階段和各種派系,從秦漢到魏晉,再到明清,不斷進階篆刻的技法和章法,在學習手藝的同時,提升了審美趣味,更培養了修身養性的高貴品格。
老年人之所以熱衷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基于充實晚年生活的訴求,更是從骨子里對中華文化從骨子里有著認同和驕傲。。中國國力在不斷強盛,伴隨而來的更是中國文化的回歸與繁榮,而中老年人對于祖國的這份熱愛相較于年輕人更加深沉和深厚,所以傳統文化在老年群體中盛行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