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仿佛被上帝摸了他的頭,突然一下連續拋出了六篇學術論文,而每一篇都成為現代物理學史上的標志性成果:
其中第一篇《關于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征(波動—粒子二元性),憑借這一篇論文,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三篇《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對布朗運動這種平移擴散做出了開創性研究;第四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而第五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論文,更是導出了著名的質能等價方程“E = mc²”。
從此整個物理世界和人類的思維,突然跳升了一個層次,這一年也被物理學史稱為“愛因斯坦奇跡年”。
而如今國內的人工智能產業,也正迎來這樣的一個特殊年份。
從2015年開始萌芽的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已在自動駕駛、工業制造、生物制藥、家居、智慧城市、金融等行業,創造出一個萬億級的全新市場。
至2021年,像工廠流水線自動質檢,自動駕駛,新冠輔助診斷,AI反欺詐等各種人工智能愈發出現在各個領域的底層。
甚至在對抗“冠狀病毒”過程中,人工智能已成為我們最前沿的技術抓手。
而像“無行業不AI”“梯度下降”的互聯網黑話,也已不再是BAT的專屬,乃至成為所有企業中臺化、移動化、數智化轉型最重要的核心語言。
作為最早一批關注人工智能的行業媒體之一,雷鋒網于今年6月重磅啟動了第四屆「AI最佳成長榜」評選計劃。
據雷鋒網統計數據顯示,本次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最佳成長榜」最終被提名和申請榜單的公司達671家,涵蓋雷鋒網此前預設的當下最受關注的13大領域,5個最佳維度。經過專家評審團長達一個月的集中評審,最終評選出65家在在產品能力、技術能力、商用價值,以及未來成長潛力最具代表性的AI企業。
這些企業中,既有銳意進取的創新巨頭,也有在各個領域中脫穎而出的超新星。新生時代,它們作為當下AI+行業中走在最前沿的佼佼者,將共同開啟新發展浪潮。
現正式將2021年度「AI最佳成長榜」公布如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