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核心之一,基礎軟件就如同大樹的根部一樣,為整個數字化體系的發展提供堅實底座。例如大數據、物聯網、集成電路等熱點領域,都離不開基礎軟件的支持,借力5G通信、消費電子、物聯網等產業發展大勢,一眾國產基礎軟件企業正在不斷發力,蓬勃發展。
操作系統從“可用”走向“好用”
操作系統作為數字世界底座,在整個IT產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承接上層軟件生態和底層硬件資源,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我國近十年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和建設,加上國內開源生態逐步完善,國產操作系統正駛入發展快車道,陸續涌現中國電子麒麟軟件、統信UOS、普華操作系統以及華為歐拉、鴻蒙等不同終端的操作系統。
例如,2020年麒麟操作系統為嫦娥五號順利登月做出貢獻,同年推出了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版本,2021年麒麟軟件再次助力“天問一號”著陸火星。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V20通過公安部等保2.0四級認證,提供了安全審計、可信計算、國密算法等安全機制。目前,包括麒麟、統信在內的這些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全面應用于銀河、天河計算機、嫦娥工程等重要項目,并全面應用于黨政、金融能源領域、企事業和商業單位中,有力地支撐著信息化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毫無疑問,國產操作系統正在從“可用”走向“好用”,逐漸被市場所接受。
麒麟軟件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圖片來源:麒麟軟件公眾號)
國產數據庫百家爭鳴、力爭上“云”
當下,數據庫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基礎設施,是支撐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根本。據中國信通院《數據庫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庫市場規模將達到798億美元,中國數據庫市場總規模將達到688億元。云計算作為一種全新的科技服務,對數據庫的研發、使用、銷售等方方面面帶來了徹底的變革,近年來,國內數據庫廠商借著云計算的東風發展,能力逐步提升,重新塑造了數據庫產業格局。
2021年5月,在最新的數據分析型基準測試(TPC-H)榜單中,螞蟻OceanBase數據庫以1526萬QphH的性能總分排名30000GB第一。這意味著,OceanBase成為全球唯一在事務處理和數據分析兩個領域測試中都獲得第一的中國自研分布式數據庫。國產數據庫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時代,諸如達夢DM8、阿里PolarDB、螞蟻OceanBase、華為GaussDB、浪潮K-DB、騰訊云TDSQL等數據庫方案正與國際大廠同臺競技。
“頭雁效應”凸顯,本土中間件未來可期
近年來,政府、金融等眾多行業加強信息化建設,作為基礎軟件之一的中間件市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我國中間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8.2億元,隨著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革新不斷催化,預計2025年中間件市場規模接近150億元。目前國內主要廠商有東方通、金蝶天燕、中創中間件、普元信息、寶蘭德等。他們憑借多年的發展,在產品性能上已經愈發成熟,加之國內廠商具備本地化研發和服務優勢,相比國外產品更具競爭力。
以東方通為例,基于近30年中間件技術沉淀,東方通推出了高速傳輸平臺TongHTP,支持萬級應用并發的可靠接入與傳輸,同步消息吞吐性能為同類優秀開源產品的5-10倍,成為了自主創新中間件歷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此產品將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進行首次展出。
東方通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圖片來源:東方通公眾號)
伴隨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基礎軟件市場正在發生快速、系統性的變革。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將搭建產品、解決方案、技術支撐等展示平臺,助力提高國產基礎軟件市場價值。目前,阿里巴巴、螞蟻科技、華為、浪潮、麒麟軟件、東方通、人大金倉、達夢數據、帆軟軟件、統信軟件、永中軟件等企業均已報名,我們歡迎更多基礎軟件企業加入,共同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為自主可控發展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報名途徑:
進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官網,下載參展報名表,完成填寫后發送至郵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