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國家級發展基金 關注民營中小企業成長
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實施,民營企業不斷打破各式各樣的行業壁壘,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我國各大重點行業,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民營企業已經逐步在基建、醫療、科技、航空等重要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斷形成企業的自身特色和行業優勢。
2021年底,和合首創與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分別以25.1%和25%的持股比例,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海望(上海)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的主要LP。據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相關資料顯示,該基金意在通過持續發揮好國家基金引領示范作用,加大股權投資力度,真正發掘和培育出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落實做好“六穩”、“六保”等工作貢獻應有力量。據悉,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海望(上海)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總規模20億元人民幣,將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作用 激活產業創新潛能
近年來,民營企業的各項發展環境正在得到持續改善,各項政策措施密集出臺。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民營經濟稅收貢獻超過50%,投資占比超過60%,發明創新占比超過70%。而在融資層面,2022年1-2月,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規模約840億元,在信用債發行總規模中占比僅為4%。與此同時,民企債券融資成本依然不低,近年來民營企業發行利率普遍高于全市場的平均水平。
和合首創認為,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具有數量大、種類多、范圍廣的特點。由于起步較晚,我國民營企業在產業鏈中仍處于一定弱勢的地位,對上下游供應鏈的議價能力相對不足,現金流更容易受到侵蝕。金融服務企業需要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為廣大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扶持方案。
為了解決民營企業的供應鏈安全問題,和合首創在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以標準化票據、衍生品等為切入口,將產業鏈中核心企業的信用傳導至末端中小客戶,幫助眾多中小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著力增強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活力。
完善ESG評價體系 提升民營經濟服務水平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持續發展成為民營經濟日益重要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在環境、社會和內部治理上的綠色指數,其中不少企業開始將ESG指標作為評價企業經營建設的重要參考。近兩年,和合首創聯合了國內外優秀的相關機構,欲在股權投資和供應鏈金融領域形成具有本土實踐價值的ESG評價體系。這將有利于推動產業鏈中的優秀企業,加快提升”綠色含量“,加速建立更符合未來投資趨向的價值增長點。
2021年,因為公司在綠色金融服務、社會責任行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和合首創獲得了“中國企業ESG最佳案例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仍有不少民營企業依然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尤其是企業現代化治理水平不足、生態經營理念欠缺等關鍵問題,造成了企業發展局限。因此,如何幫助民營企業規范化經營、提高資產質量和企業信用成為我國金融服務的重要方向。圍繞ESG相關指數,和合首創將充分發揮金融引導作用,構建起綠色投資戰略方向,加強對踐行ESG理念的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和社會環境服務水平,從多個維度助推我國民營經濟在“十四五”期間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