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領域中曾經響當當的公司相比,如今的排行榜單中的大BOSS有了新的主人。近期,動力電池領域三大榜單揭曉,結果都指向了同一家公司——長城汽車。無論是2022年自主汽車品牌動力電池種類排行榜、電池熱失控安全技術排行榜,抑或是自主品牌電池續航能力排行榜,都是電池領域備受關注的權威榜單,而之所以能一舉拿下三大榜單的榜首,也在側面印證了長城汽車旗下生態鏈兄弟公司——蜂巢能源的強大之處。
作為曾經長城汽車內部的動力電池事業部,蜂巢能源獨立為公司后,快速成長為電池領域的“戰斗機”。層出不窮的新產品發布,就是有力證明。通過連續三年“電池日”的舉行,蜂巢能源已經成為動力電池領域創新引領者的形象,每一年的電池日,成為了業內備受期待的重磅產品聚集地。
而在前不久第三屆電池日上發布的龍鱗甲電池,不僅通過熱電分離極大提升了安全性,還通過高集成度增加續航能力。在電池系統層面,龍鱗甲短刀電池的成組效率高達76%,續航超過800公里,采用高錳鐵鎳電芯的續航超過900公里,采用三元鋰電芯的續航超過1000公里。這可以說是極大緩解了消費群體的里程焦慮。
可以看得出,現在的長城汽車已經從之前的“悶聲造電池”轉變如如今的“全力開工”,這是以為,在長城的規劃里,2025年,它要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3年之后,長城的新能源車型要達到320萬輛,新能源領域還將繼續大力拓展。
因此,長城汽車不斷豐富電池“業態”,并開啟了全新戰略部署——進軍儲能領域,實現“動力+儲能”雙輪驅動模式。
預測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電池產能可能達到3000GWh,而出貨量則為1200GWh,產能過剩明顯。換句話說,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將在2023年和2024年進入白熱化時期,此時長城汽車果斷進軍儲能賽道,無疑進一步展現了其在新能源市場的前瞻洞察力,相信在諸多電池技術、諸多技術賽道上的提前布局,一定會讓長城汽車再次跑出加速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