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I商業化開始不斷升溫,從AI繪圖工具制作的AIGC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比賽一等獎,到ChatGPT全球爆火,AIGC賽道被全面引爆,全球范圍內的AI企業成為關注焦點。
我們把目光投向國內,近期艾瑞咨詢發布了《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報告(v)》,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1958億元,年增長率達7.8%,整體平穩向好。預計到2027年,人工智能產業整體規模可達6122億元。賽道之中,大部分AI企業在講述自己的商業化故事,后續入局者熱情持續高漲。如何跨過數據實現盈利證明自身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性,成為行業公認的難點。好在,我們在格靈深瞳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看到了曙光。
4月20日,被稱為“A股AI計算機視覺第一股”的格靈深瞳(股票代碼:688207)發布了2022年年報,并自21日起成功摘U。這標志著格靈深瞳正式邁過盈利“分水嶺”,開始引領AI盈利時代。
“增長易,盈利難”格靈深瞳打破了這一魔咒
財報顯示,格靈深瞳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5,365.35萬元,同比增長20.4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261.4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7.6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507.14萬元,同比增長138.51%。整體來看,格靈深瞳的營收和利潤實現雙增長,業績表現亮眼。
格靈深瞳年報截圖
長期以來,技術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讓“虧損”變成了AI企業們無法繞過的困局。創業不易,在國內AI領域創業更是阻礙重重。作為國內首批布局AI賽道的代表性企業,格靈深瞳一路穩扎穩打,最終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環境中突出重圍,率先實現盈利,也算是為行業注入一支強心劑。
深挖格靈深瞳的發展歷程,它的率先盈利其實有跡可循。人工智能對技術要求較高,而格靈深瞳多年來始終在研發側持續大量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13,234.2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7.42%,同比增長9.28%。此外,截至報告期末,研發人員數量為276人,同比增長49.19%。有了堅實的技術作為基礎格靈深瞳才能站穩腳實現業績增長。技術側的累累碩果,在軌交運維、體育健康、元宇宙三大創新業務板塊的應用上得到體現。
在格靈深瞳年報中,除了逆勢盈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看點,那就是未來將全面擁抱AI技術新浪潮,加碼多模態大模型和AIGC。
據年報披露,格靈深瞳將在已有的領域知識和數據積累基礎上,開發自主可控的多模態大模型和全新形態的復雜AIGC系統,結合圖像理解、自然語言處理、三維重建技術等多模態任務與數據,利用參數量更大的模型能力,提高系統對場景的重建能力和人員行為的理解能力,并結合大語言模型的歸納推理能力,為用戶輸出更準確優質的內容。
“AI+”競速時代來臨,企業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性以及盈利能力成為重要主題,格靈深瞳率先實現盈利且后勁十足,為行業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通過財報內容也不難看出,未來的格靈深瞳將會加速發展,加大布局力度,為行業樹立更好的榜樣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