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發布《中國科協關于新時代加強學會科普工作的意見》,再次強調了科學普及的重要性,要求加強學會科普工作,拓展學會服務青少年科普的渠道??梢?,由上自下,社會各界將給予青少年科普教育更大的支持力度。
科普教育契合“雙減”初衷
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要求,教育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發揮科協系統資源優勢,有效支持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雙減”的初衷在于減輕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為學生爭取更多空間以幫助其自由健康成長。換而言之,“雙減”并不是讓學生更“閑”,而是如何更加正確地利用這些時間,踐行國家人才培養需求,切實提高學校教學育人水平。
科普教育以其價值和意義,恰能滿足“雙減”的這些初衷要求,極大地豐富和優化學校課后服務,助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長。
青少年科普教育從三方面落地實施
首先,整合科普資源??破召Y源是開展科普教育的基礎。聯絡集合優質的科普資源,將其用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并與學校做好對接落實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科普資源應包含:各地科協、學會、協會、研究會等應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和領導功能;科學家、科研團隊、科普作家、科普教育者、科普從業者等專家資源是核心;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科學研究中心等是實施基礎。三方面資源合作無間,并與當地教育部門、學校打好配合,才能把青少年科普教育這件事做好。
其次,形式要豐富??破战逃鋵嵉綄W校,不能只是傳統的上課模式,形式一定要豐富,與學校教育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關聯。除了針對各年級設計合適的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外,還應涵蓋興趣社團建設、開展校內科學活動、建設校園科學文化氛圍等。讓專家走進學校,學生們也要積極走出校門,利用好科技場館、科研基地等公共資源,開展場景式、體驗式、互動式、探究式的校外實踐活動。
在內容上,科普教育除了講授科學知識和前沿成果、傳授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外,還要重視傳遞科學家精神,利用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涵蓋科普閱讀和科普創作等內容。
第三,打好基礎。老師在科普教育實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科普教育前要做好老師的相關培訓,保證任課老師有能力推進和落實相關教學,并定期開展研討交流會議,分享教案經驗,互相汲取提升。此外,還應為老師提供更深層次的科普教育進修機會,使其具備自主研發設計課程的能力,以組建學??破战逃暮诵膱F隊。
此外,科普教育落實到學校,學校以往的資源配置必不能滿足新的教學需求,建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科普教育應注重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
“雙減”本意是減輕學生壓力,科普教育不應成為新的負擔。因此,科普教育應以激發科學興趣為根本,不應以追求和攀比成果為目標,把握好限度分寸。在具體落實校園科普教育過程中,要少教多學,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流程,可以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思考、嘗試探究的空間,對知識可以充分地自由應用,避免畫框框和規則化。
在實行過程中,各方科普資源應與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建立有效的長期合作模式,保障科普教育的持續性良好發展。術業有專攻,各方在合作過程中應積極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理解,積極改進提升,保證科普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成功融合。
總之,科普教育應注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尊重青少年的成長規律,各方協作,共同助力人才培養。(陳柳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