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一根長約25毫米的魚刺被吞下后,在患者體內不停“游走”,最終刺進心臟,造成患者反復發燒。因在醫院多次檢查未找到病因,患者誤以為是新冠后遺癥,卻沒料到,最終查到的“罪魁禍首”,是自己3個月前誤吞的一根魚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誤吞魚刺他竟渾然不知
“付老師以精湛的醫術,順利、成功地將心臟中長達三厘米的魚刺取出,給了我二次生命。”今年4月下旬,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收到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患者王先生在信中講述了自己幾個月來反復發燒、查不到病因,最終在西南醫大附院被治愈的故事。
醫院收到的手寫感謝信
去年年底以來,王先生突然發熱,高燒39度不退,輾轉多家醫院治療,做了一系列檢查后,考慮“血液感染”,但經抗感染治療后效果并不佳。
為求進一步的治療,今年3月,王先生來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診,付勇副教授接診了他。給患者做了相關的檢查,付勇認為,王先生不單是血液感染,心臟里面有一個疑似異物的影像,這或許是患者感染的源頭。
心臟里面的異物
付勇仔細詢問患者有沒有外傷、手術、吞食異物等病史,但王先生對自己這些病史記不太清楚了,胃鏡檢查食管也是正常的,這為診斷帶來了困難。
經過細致的交流溝通,王先生才回憶起來,稱自己3個月前和朋友聚餐,當時酒后有些迷糊,似乎有過魚刺卡喉的經歷,但癥狀不重,吃了幾口飯菜之后又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便沒有在意。付勇仔細聽了王先生說的魚刺卡喉的經歷,結合影像資料,高度懷疑心臟里面的這個不明性質的異物是一根魚刺。
魚刺刺破食管扎進心臟
付勇介紹,魚刺在患者體內不停“游走”,已刺入心臟,病情也逐漸加重。如果魚刺繼續移位,可能會跑到血管里造成栓塞。若不慎再次移動,刺破大動脈,則面臨大出血會有生命危險。
緊要關頭,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團隊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并查閱文獻資料,咨詢科室指導專家廖斌教授,發現魚刺進入心臟的治療病例全世界報道都很少。于是,科主任于風旭教授帶領科室專家團隊討論、分析病情,決定為患者進行心臟異物取出等手術治療。
付勇醫療團隊經過術前充分準備后,在體外循環手術下成功找到了心臟里面的這根約25毫米的魚刺,在手術中發現,魚刺根部和心內膜伴有感染贅生物形成,這也明確了患者血液感染的來源,團隊清除魚刺的同時,一并清除了附著在魚刺和心臟內的感染灶。
魚刺為何會跑到心臟去?于風旭解釋道,食道是條狀的,從上到下有3個生理性的狹窄,異物進入后,隨著吞咽動作食管收縮,異物就跟著進一步地往下走,尖銳的異物往往就會劃破食管壁造成傷害。異物一旦刺破主動脈,導致大出血,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
魚刺卡喉后喝醋、一味吞咽不可取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醫生表示,被魚刺卡了后,絕大多數人會嫌麻煩,只要扛得過去,一般不愿意去醫院,先在家自己用土辦法處理,像喝醋、吞飯團、吞饅頭、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這個動作把魚刺逼下去。但是其實,這個動作要不得。
1、喝醋,不可行
醋只能在食管短暫停留,并不能軟化魚刺、魚骨;而且如果喝的醋濃度太大,還會燒傷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造成進一步傷害。因此并不可取。
2、吞咽饅頭、米飯、蔬菜之類的東西把魚刺咽下,不可行
這些方法有可能造成魚刺越扎越深,甚至需要手術取出,如果扎到食管壁周圍重要血管還可能發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這類方法也不可取。
3、那么,被魚刺卡住之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呢?
首先,要看魚刺容易卡在哪些位置。人體食管有三個狹窄處。
最常見的是魚刺卡在食管的第一狹窄處,也就是食道入口處,吞咽時,會感覺咽喉部附近疼痛,并且吞咽困難;
第二狹窄處,也是魚刺卡住最危險的地方,因為這里的食管壁外緊貼著主動脈弓,一旦魚刺刺破食管壁劃傷主動脈,就可能發生致命性大出血;
第三狹窄處鄰近食管出口,魚刺卡住相對少見。
A、如果魚刺卡在口腔,張開嘴就能見到魚刺,可以用鑷子或者夾子夾出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盲目去硬咽,以免將魚刺卡住在喉嚨深處。
B、如果是小的軟的魚刺且卡在咽喉部,這種表淺的咽部異物,是可通過唾液和嘔吐物排出。因此可以嘗試著咳嗽,把魚刺咳出,或者用手指壓住舌根使其嘔吐,把魚刺順著嘔吐物帶出來。
C、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魚刺,應該避免吞咽,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
消化內科醫生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盡量少說話,魚刺卡喉的情況大多是在吃飯很急趕時間、看電視、聊天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發生的。給老年人和寶寶們吃魚,盡量選擇魚刺少的魚類為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