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進入夏季,各種各樣的水果開始進入市場,也是咱們老百姓大飽口福的時候。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咱們平常食用水果也是有講究的,不能亂吃,不能多吃。為此咱們的老祖宗留下了非常多的經驗,例如“桃養人,杏傷人”,講的就是桃子有補氣益中的作用,所以吃桃子是養人的。而之所以說杏傷人,是告誡大家杏少吃,因為杏吃多了容易上火,導致口腔潰瘍。而且杏含有苦杏仁甙,是有毒的,咱們在吃杏的時候切記不能過量食用。
咱們回到正題,水果除了桃子和杏之外,李子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水果。記得在筆者還小的時候,居住在外婆家,那時候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會栽種果樹。其中李子樹是最多的,那么你知道在民間是怎么形容李子的嗎?在農村有老人常說:“李子樹下埋死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難道是李子樹下埋了死人嗎?
其實并不是,之所以說李子樹下埋死人只是形容詞,形容人們在吃李子的時候不要大量食用。因為李子中含有一種叫氫氰酸的成分,特別是青澀的李子,含氫氰酸的成分更多。人們在大量食用未充事的李子之后就容易出現中毒的現象,抑制人體呼吸心跳中樞,甚至出現腹瀉等現象。在古代中醫很多的典籍中也均有記載,例如唐代醫學家醫圣孫思邈就曾在他著寫的醫學典籍中描述:“李子不可多食,令人虛”。醫學典籍《滇南草本》中也有記載李子不可多食,容易損傷脾胃。除此之外在《食經》還有描述李子大量食用有生癰癤,傷筋骨的說法。
因此慢慢的“李子樹下埋死人”這句話也就流傳了下來。其實李子和很多水果一樣,都是不能吃沒有成熟的,一定要等李子成熟之后才能食用,否則容易增加腸胃的負擔。除此之外李子含酸性比較高,大量食用的話容易出現牙齒酸軟,導致鈣大量流失,讓牙齒出現腐朽甚至掉落的現象。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沒有成熟的李子小孩盡量不要去吃,容易影響小孩的骨骼發育。
不過你別看李子未成熟的時候有諸多的副作用,但是李子可是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的。在民間草志《滇南本草》中就有記載:“李子味甘、酸、性涼,食之可清肝熱,生津液”。也就是說如果少量食用的話,可以讓我們胃口大開,因為李子和楊梅有異曲同工之妙,均具有生津的作用。而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李子具有非常好的緩瀉作用。因為李子中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能夠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加腸胃蠕動作用從而達到通便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子還是一種傳統具體食療的水果,在《隨息居飲食譜》就有記載:“多食生痰,助濕發瘧疾,脾虛者尤忌之”。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水果如此,做事亦是如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