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破了有多長時間了?“
“差不多有半個月。剛開始就一點點,米粒子那么大,很癢,我就撓啊撓,撓破掉了沒注意,慢慢地就變成一個洞了。”
(資料圖)
崔先生用手指向我示意腳跟的患處,從肉眼上來看,病情已經發展到靜脈潰瘍的程度,雖然潰瘍有結痂的跡象,但實際上卻難以愈合。
崔先生的妻子在門診時跟我坦率地講,他們是推掉了當地次日的手術,看完我的視頻就直接從紹興來的武漢。
“我從零點看到快天亮了,看了好幾個小時,然后早上就訂票來了武漢,掛的第二天的號,醫院那邊的押金都沒來得及退。“崔先生難以抑制些許激動的心情。
”也不是說沖動吧,就想過來試一下視頻中醫生的技術,畢竟我們那邊還是傳統的方法嘞。”我很佩服他們這種當機立斷的勇氣和決心,而我能做的就是為遠道而來的崔先生夫婦倆用心解決好問題。
隨后,我給崔先生安排了一個血液動力學檢查,他的潰瘍位置在腳跟部,比一般人更靠下些,原因很清晰,主干有返流,腳跟部有一個穿通支。
我好奇地問起崔先生是什么職位,怎么如此年輕就患有靜脈潰瘍,他的一番回答解釋了我的疑問。“年輕時在設備廠上班,長時間的站,一天站12小時,基本上不坐著。前幾年去紹興美食城盤了個餐飲店,專門做面食和鹵味,也是要經常站著。”
崔先生的靜脈曲張難免是生活所迫,與夫婦倆商量好后,給他安排在當天下午的第一臺手術。
此次手術除了我和另外一位醫生負責外,還有一些旁聽和學習的留學生。整個手術過程很歡快,崔先生還和我們講述了他之前做高位結扎的經歷。
“十幾年前就有癥狀了,皮膚癢,總以為是皮膚病,在老家醫院找不到毛病,去了上海大醫院查,醫生說有點靜脈曲張,后來回河南老家做的高位結扎,但效果不太好。”崔先生當時做的是右腿開放式手術,在給他做檢查時,確實也看到了大腿那里還有一些返流跡象。“
“還要插導尿管,從后背打麻醉(椎管麻醉),一下手術臺我真是受不了,住了一個星期的院。”
在和病人的聊天中,整個微創手術半小時就完成了。崔先生自己走下手術臺,站著整理好衣服,一旁的留學生紛紛發出稱贊:Amazing!
“這次也在紹興那邊約了手術,但聽說是硬化劑和其他方式的結合,我也不敢做,怕做了沒用啊。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完事了,感覺下面的傷口也沒那么痛,腿都變輕松了!“
出院之前,崔先生夫婦倆專門來致謝,“像我們很多人就是有病亂就醫,找不到好的醫生,你們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醫生服務態度又不錯,就應該多推廣推廣。”
“哈哈,醫生的本職工作就是治病救人,我也不想過度商業化,不過能讓更多的患者病有所醫,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