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16日消息(顏翊)為發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地市縣域落地普及,促進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開展為期一年的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
(資料圖)
在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期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李?;ń邮蹸114等媒體采訪時介紹,中國信通院、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三方推出了“百城千園行”伙伴計劃,已經簽約了129家單位,并將聯合伙伴計劃的簽約單位一起,發布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生態圖譜,建立交流和合作的平臺。
下一步,活動還將依托中國互聯網協會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平臺性作用,積極培育創新生態,依托伙伴計劃,積極組織產業活動,開展經驗交流和典型推廣。
“鏈洲”計劃打通園區壁壘 實現互通和聯動
李海花表示,“百城千園行”計劃將充分發揮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力量,分階段、分層次培育工業互聯網典型園區,打造一批“領跑者”標桿園區,推動園區技術成果及服務、園內優秀企業等能力與資源的對外推廣。
本次大會上,中國信通院還聯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相關工作組共同發起工業互聯網園區星級評價“鏈洲”計劃。所謂“鏈洲”,指的就是鏈接園區,園區本身是產業(鏈)園區,利用工業互聯網進行產業區域集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互通連接;園區不能孤立存在,要在國內外大循環中發揮作用,更要實現園區間的互通和聯動,形成全國性網絡體系。
“鏈洲”計劃將圍繞數字底座強基之星、數智運營賦能之星、資源集聚示范之星、融合應用引領之星、創新載體推廣之星五類方向,遴選一批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典型園區。申報主體包括園區的監管方和運營方、轉型技術和方案的提供方,接受聯合申報。
“鏈洲”計劃評定出來的星級園區,其結果將公開發布并匯編成案例匯編。未來也會依托“百城千園行”“ICT+深度觀察報告會”等活動,加強經驗交流和典型推廣。
“標識進園區”助力園區及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在“百城千園行”活動中,推進“標識進園區”,鼓勵園區企業接入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基于標識的園區監測服務平臺是其中主要任務之一。
李海花介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可以理解為“數字世界的身份證”。園區里各類要素都可以通過標識賦予唯一身份編碼,包括廠房、生產設備、車輛、儀表、監測設備、人員、原材料、過程件、制成品等,實現人、機、物互聯,讓物與人、物與物展開對話。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也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也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5+2”國家頂級節點體系全面建成,累計接入國家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達305個,涵蓋42個行業,累計標識注冊量為超3000億個,累計接入的企業節點數量26萬多家,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超1.8億次。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李海花強調,標識解析是園區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可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統一為園內企業提供標識分配、解析等服務,開展標識應用創新。園區可基于區塊鏈開展新型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如園區可建設星火·鏈網骨干節點,提供子鏈接入管理、數字身份管理、標識資源分配等基礎服務能力,服務數據資產化以及確認交易等。中小企業通過企業標識系統與園區二級節點的對接,實現生產、加工、檢測、物流、售后、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標識賦碼,暢通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動,推動數據資產化應用創新和探索。
此外,工業互聯網園區的標識解析體系也可以和5G、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平臺協同推進,加速園區數字化能力的一體化建設和推進。目前中國信通院正在編制《工業互聯網園區標識一體化建設指南》,希望能在標識進園區的背景下,幫助園區及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