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雖然已經結束了其心心念念的訪華之行,不過國際社會的目光仍未從中美身上轉移,有關此次中美交鋒的每一處細節,都是各方復盤、分析的重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8日上午,布林肯乘坐專機正式開啟此次訪華之行。當天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就接見布林肯一行,中美外長會談正式開幕。在會晤期間,中美雙方就彼此核心關切進行坦誠、深入的交流。秦剛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家利益的核心,是中美關系的最大障礙,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基礎上的“一中原則”,真正履行不支持“臺獨”的承諾。
不過,布林肯方面的立場顯然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布林肯認為,美方認定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建立在美國“與臺灣關系法”和所謂“對臺六項承諾”上,與中方所認為的“一中政策”存在明顯的差距。之前,美方為確保中美關系的基本穩定,奉行所謂“戰略模糊”政策,避免在涉臺問題的表述上刺激中方。可現在,美方連樣子都不想裝了,公開篡改中美老一代領導人共同確定下來的“一中基石”,表明美國最高層事實上已有了對華全面攤牌的想法。
眾所周知,一旦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徹底攤牌,那么緊接而來的就是兩大世界強國爆發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軍事沖突,換言之就是中美開戰。
事實上,就在布林肯專機降落在北京之前,長期對中國抱有敵視態度的美國媒體,就發表一篇挑釁意味濃厚的文章,不僅在輿論上為布林肯訪華助威,竭盡所能唱衰中國,甚至妄言中美“必有一戰”,而結果就是“中美必輸”。
這篇文章首先宣稱,布林肯訪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爭取“建立護欄”,防止中美軍隊在兩國關系緊張的情形下發生意外沖突,中方必須“好好聽一聽布林肯的講話”。美媒認為,中方不太可能聽從美國的警告,繼續在美國關切的重點領域,挑戰所謂“國際規則”。
文章寫道:“盡管近年來中國的軍事能力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強,但其依舊缺乏升級優勢”。所謂“升級優勢”,指的是交戰方將沖突加劇到令對手無法匹敵程度的能力,當對手提增加賭注時,如果一方不具備報復的能力或意愿,那么其將不得不面臨全面失敗的風險。簡單來說,在美媒眼里,中美兩國的軍事差距依然十分巨大,突飛猛進的解放軍無法戰勝美軍,中美一旦開戰,結果就是“中美必輸”。
如果只看紙面上的硬實力數據,美國對比中國的軍力優勢依然十分明顯,但要說兩國武裝沖突的結果是“美國必贏,中國必輸”,則顯然是妄下結論。
針對這篇充滿挑釁的文章,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社交帳號上發文進行了嚴厲駁斥。她明確指出,如果中國和美國之間真的出現了意外的軍事沖突,那么只有可能是一種情況,它并非由中國主動挑起的,而是由試圖接近中國領海領空的美國軍艦、戰機引發的,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必將不斷反制逼近中國領土的軍艦和軍機。
中國從來都沒有侵略他國的基因,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是中國一直以來踐行的目標。相反,自我標榜為“民主燈塔”的美國,才是國際社會長期動亂紛爭的禍源,在世界各地挑起一幕幕人間悲劇。
最后,華春瑩提醒這篇文章作者多回顧一下歷史,想想當年美軍在朝鮮、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侵略戰爭中遭遇的失利。任何寄希望于一邊侵略傷害中國,一邊祈求自己毫發無損,都只能是一種幻想。總而言之,中方始終對與美國展開務實對話持開放態度,但如果美方單純尋求用軍事手段讓中國屈服,只會激起中國奮力一搏,毫不猶豫地用軍事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