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 正文

              大灣區這一夜,“內娛”其實并沒有輸,只是強扭的瓜不甜|全球資訊

              2023-07-03 23:23:24    來源:令狐伯光

              文|令狐伯光

              最近大灣區晚會火了,一群內娛音樂人的表現不行,于是又被網友鋪天蓋地嘲諷。其它角度分析夠多了,這里提一個一個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的角度。

              據我觀察,現在新生代內地文娛圈的人對于臺灣文娛還好一些,對于香港文娛除了電影好些(導演和工業還有優勢,包括演員)。


              (資料圖片)

              其它文娛層面似乎既沒有認同,也沒有尊敬,再加上是官方任務,所以表現非常敷衍。

              當然大家口中的實力不行確實是其中一個問題,但這種發自內心的那種問題。東西不看、技術不學、不想了解、內心沒有半點的尊敬,也就不會有半點用心,最終表現很差也就非常正常了。

              有人可能說就你“內娛那么爛”,你還敢看不上香港文娛???然而是真的。

              “大灣區晚會”內娛歌手表現太差?怪內娛明星,也怪港娛衰落太久了

              香港電影現在還有人才撐著還好些,港樂是2000年后就像現在的香港電影了。

              內地一幫80后,90后,甚至00后新生代明星。小時候肯定有接觸,但青少年時期不是學港娛的。像華晨宇音樂學的歐美,營銷包裝學的韓國;王一博,肖戰學的韓國愛豆,譚維維走的內地搖滾路線。

              他們對于港樂能有多少了解和尊重?我印象中他們沒唱好香港歌曲(臺灣歌曲好些),

              你們只看到內娛了爛,這確實是部分重要原因。但我因為職業原因需要看大量國內流行文化節目,我的感覺是國內業內新生代這幫人,對于港臺文娛沒有多少學習,內心也越來越看不上。

              你們別看內地主流樂壇爛,但如果你們看過的內地節目夠多,你們就會發現一幫新生代內娛音樂人對臺樂好些(也有臺語和普通話接近的關系),但對于港樂只剩點情懷。沒有專研,沒有了解,沒有尊敬,全是機械完成任務,再結合流量和假唱啥的能不糟糕。

              那種有尊敬的內地明星像哪種呢?

              比如王小敏、劉惜君、王鷗、檀健次等,當然他們是兩廣明星受到港樂影響。

              比如周深,他對二次元,港臺樂都是技術專業態度又端正。還有尹正,人家是內蒙古人、單依純、黃齡、郁可唯、阿云嘎、劉宇寧等等。

              內娛敷衍,港臺心里瞧不起?兩岸三地流行文化“貌合神離”

              問題來了,多數港臺明星對于內地市場也是這種態度,而且是越年輕的港臺創作者越這樣,只有港臺老一輩創作者業務能力強,態度也好,能受到大華語圈觀眾喜歡是有道理的。

              可能有人不信了?

              多少港臺演員來內地十幾年,二十年仍然一口椒鹽普通話,演技也被吊打。

              你說老一輩香港演員幾十歲的人難改,那80后90后新生代演員像陳偉霆,一幫臺灣演員來內地市場十幾年那口普通話怎么解釋?演技也就那樣(普通話不錯又票房有實力的文詠珊,結果越來越火)

              年輕音樂人本來就不多,來內地市場表現好也是他們自己風格歌曲為主。內地優秀音樂,我腦補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么多少名場面。

              結果上面為了宏觀敘事,強行將各自越來越瞧不上的兩幫人捏在一起表演。

              我一直覺得上面這個政策有問題的,你也不用刻意去打壓,做到不管就行了。相反要放開政策和限制,并且一定性扶持內地的文化產業,等到內地流行文化產業發展起來,再有意無意推向港臺文娛市場。

              一來,港臺文娛本來衰落很嚴重,幾乎全是情懷在頂。內地觀眾長期看不到慢慢就會淡忘,現在官方三天兩頭刻意捧,反復勾起內地觀眾港臺文娛情懷,反而在對比后再轉頭去罵內地文娛。

              (本來現在還火的明星和文化,肯定又是最經典的)。

              二是自己流行文化發展好了,反向去影響他們,從明星到民間都會一樣。內地現在較爛的還是主流樂壇與綜藝娛樂之類的,像影視劇、游戲、動畫、短視頻和網絡小說等等,都沒有刻意推,一群臺灣政客不也是口嫌體正直在看。

              現在呢?官方刻意去捧,結果一堆兩面三刀的港臺明星和人賺了大把的錢,關鍵是他們內心瞧不起你(因為曾經的文娛繁榮人家心里有驕傲,覺得能在內地賺錢是自己的本事,跟你捧有什么關系)。

              最終還養出一堆表面紅,內在或黃或綠的明星,賺大量內地的錢去港臺暗戳戳搞事。

              炒情懷,捧臭腳沒用,內地文娛早就全面超越“港臺”

              這時,肯定很多人會說就你“內娛這么爛還推”,狗都不看。也就是說,那時候新聞爆出偷偷看愛奇藝的臺灣政客包括某蔡狗都不如(我贊同)。這些年內地流行文化里產業最成熟的短視頻平臺,網絡小說已經是世界級別流行文化了。

              電影、電視劇、游戲、動畫等在迅速崛起。

              游戲和動畫港臺沒有不提,影視劇可能有爭議我有機會再單獨寫一篇稿子。

              哪怕就音樂的層面,可能有人就你“內地樂壇如何如何”,現在全世界主流流行音樂圈都很爛(主要是傳媒平臺改變的問題),歐美和日本積累深厚要好很多,韓國KP因為打雞血漠視明顯也在走下坡路了。

              具體到華語樂壇的話,同樣是兩岸三地的主流流行樂壇不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周王陶林孫燕姿那種主流唱作人,以及主流歌手都不行。

              內地新生代唱作人和歌手也完爆港臺,新生代歌手有周深、張碧晨、單依純、黃霄云等等。

              香港樂壇那邊是徹底不行,你總不能說姜濤對吧,內地捧過的曾比特、炎明熹要看后續。

              臺灣主流歌手孫盛希,關詩敏那一票是2012年左右的新生代歌手,在內地火不起來了;他們往前推半代是徐佳瑩,蕭敬騰,楊宗緯等2007年左右的音樂人,再往前推半代才是周王陶林孫燕姿2000左右的音樂人。

              唱作人內地李榮浩、華晨宇、霍Z、梁博、毛不易、陳粒、趙雷等是不如以前。

              問題是港臺這一代除了鄧紫棋,整體比上面這代內地唱作人還拉。

              現在港臺樂壇剩下還能打的只有2015年左右后爆發臺灣樂隊——臺式新浪漫

              草東、告五人、椅子樂團、康姆士、原子邦妮、茄子蛋、八三夭、甜約翰等等,更早的落日飛車。

              我經常看到很多內地樂迷拿臺灣樂團貶低內地音樂,但說了你們可能不信,內地樂隊不能說吊打港臺樂隊,但論音樂風格,音樂專業性,音樂豐富度,以及音樂藝術層面追求整體上是高過港臺樂隊的。

              ps:并且就我了解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福建的閩南語風格樂隊無法超越臺灣。但是新時代的廣東樂隊,音樂水平和音樂風格已經比同時代的香港樂隊更強(至少在本土粵語文化層面開始吊打)

              我相信很多人知道告五人是短視頻,草東是臺灣樂團標桿火出圈。但八三幺是因為臺劇《想見你》,《無神之地不下雨》的原子邦尼;《當男人戀愛時》的茄子蛋等等(這就是流行樂啊,《大佛普拉斯》的林生祥是大師,還有交工等)。

              這幾年伴隨內地80后,90后新生代導演的崛起。用內地獨立音樂,獨立樂隊歌曲做配樂的同樣暴漲,大概能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商業跟風用內地樂隊歌曲,比如《四?!贰缎郦{少年》,電視劇《我在他鄉挺好的》

              韓寒用了萬能青年旅店《山雀》,其它還有棱鏡、昨日派對、痛仰樂隊等等。

              《雄獅少年》是跟風《樂夏》用商業歌曲;《我在他鄉挺好的》用了福祿壽的《玉珍》,夏日入侵企劃的《人生浪費指南》等等。

              二是導演或者配樂人自己懂,辛爽不提了,還有《愛情神話》《宇宙探索編輯部》等。

              我一直說現在內地獨立樂壇的音樂風格,比以前港臺流行樂壇要豐富得多。

              這么講吧,辛爽的《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每部劇12集,兩部24集,每一集片尾曲都是不同音樂人,你排除演員唱的,以及老歌《再回首》,兩部劇就有20來首原創音樂,后面就是20多名優秀音樂人,每位音樂人都發行幾張專輯,你只找他們幾首大熱歌曲,那樣好聽歌曲輕輕松松超過100首。

              90后導演的《愛情神話》大概8名獨立音樂人,你又能增加幾十首。

              80后導演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編輯部》,片尾曲蘇運瑩的《生活倒影》和古典樂很多人都知道,本片用了蘇紫旭三首歌曲做配樂,都出自他同一張專輯純音樂專輯《絕塵》。

              蘇紫旭國內獨立音樂迷應該很熟悉,2015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到2023年8年發行6張專輯,幾乎一年一專,音樂風格涵蓋流行、搖滾、爵士、前衛搖滾、藝術搖滾、民謠、純音樂等等。

              每張專輯都是華語同類音樂風格的佼佼者,甚至不乏有突破性和開創性的專輯。

              這樣優秀的內地音樂人很多,別成天盯著幾十年前港臺那點東西、短視頻和愛豆了。

              2019年后,“內娛”帶來華語流行文化全面崛起?只有流行樂壇跑偏了

              上面列舉的音樂人專輯加起來幾百首,你就是只找喜歡的歌上百首(最少幾十首有),這類內地音樂人我知道上百,怎么可能沒有好歌聽。此時有人會說獨立音樂有門檻,什么聽不懂之類的。

              相信我,上面列舉的很多獨立樂也很流行,甚至搖滾、爵士、民謠、迷幻等等就是流行,壓根就沒有什么門檻,太多人被短視頻,唱跳愛豆和“大灣區這種晚會選擇”帶偏了而已。

              最后回到話題,我是覺得“強扭的瓜真的不甜”。如果能放開限制和打造自己成熟產業鏈,比如我上面列舉的都是2020年后出現的,也就是這3年的作品。你再加上《流浪地球2》的配樂阿鯤,《原神》的陳致逸,《靈籠》的楊秉音等等。

              哪怕劇版《三體》弱了一檔的陳雪燃,也貢獻了很多優秀歌曲。

              新一代內地文娛各領域年輕優秀創作者在全面崛起,他們有審美、有技術、有能力、有想法、態度還端正;我們只要再進一步發展自己文化產業鏈,反向影響港臺業內和觀眾,何必刻意去捧這種情懷臭腳?

              兩邊創作者都瞧不上對方互相嫌棄,反復去撩撥觀眾的情懷,惹得觀眾又不認可。這樣既沒有走到群眾里去,又沒有走出自己的道路,何必呢。

              #暑期創作大賽#

              關鍵詞:

              上一篇:中超-泰山1-1海港 陳蒲李圣龍破門費萊尼被吹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