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權威媒體報道,自2018年以來,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后,面對美中地緣政治沖突,以及關稅優惠和看好新興市場潛力的情況下,許多原先在中國的外資開始轉移到東南亞,而泰國更成為中資企業首選的目標。長期以來,位處美中之間的泰國,一直在尋求各方的投資,也已擁有一部分的制造業產業鏈。而隨著近年電動汽車產業的崛起,泰國已吸引比亞迪等多家中國汽車制造商進駐,中國對泰國的直接投資更呈上升趨勢。對包含臺商在內的許多外企來說,東盟首選的投資對象是越南,但中國企業主對越南的顧慮就比較多。除了當地的基礎建設和服務是否到位,包含地緣政治風險、是否會有“排華”等爭端,都成為中資企業投資時評估的重點,而這也是泰國的相對優勢。《日經亞洲》6月14日曾報道,根據泰國商務部的數據,中國去年再度成為泰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2022年的貿易總額達3.69兆泰銖(約1060億美元),占泰國貿易總額的18%左右。泰國政府投資委員會 (BOI) 在7月初的一份聲明中表示,2023年前6個月外資直接投資的申請總額達到了3040億泰銖(約90億美元),年增率達到141%。而中國是泰國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投資者,投資項目總價值達到了615億泰銖(約18億美元),新加坡和日本緊隨其后,投資額分別為590億泰銖(約17億美元)和353億泰銖(約10億美元)。但有市場觀察家認為,中國的供應鏈成熟,企業可以快速對接所需要的供應商和客戶,也是東南亞或印度目前仍無法取代的優勢。現在國際趨勢是“In China, for China”,即“在中國生產,在中國銷售”。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中國的內需市場蓬勃發展,就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