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資金正在成為香港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力量。
香港證監會8月4日晚間發布2022年度《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2年底,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為30.5萬億港元(28萬億元人民幣),并錄得880億港元(808億元人民幣)的凈資金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管理規模實現凈流入的同時,美國、歐洲、新加坡管理規模均在2022年呈現凈流出趨勢。這與內地機構的表現關系密不可分——2022年,內地相關機構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表現優于行業平均,實現了1320億港元(1212億元人民幣)的凈資金流入,管理資產亦錄得增長。
(資料圖片)
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2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為30.5萬億港元,資產管理及基金顧問業務規模為22.39萬億港元,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約8.97萬億港元,而信托持有資產達5萬億港元。
在全球加息、宏觀因素欠佳及地緣政局緊張的環境下,香港以至全球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均于2022年面對嚴峻挑戰。
在眾多其他主要基金市場錄得凈資金流出的情況下,香港管理資產規模14%的按年跌幅,與全球受規管基金的管理資產的15%跌幅相比,表現略勝于主要市場指數。
香港證監會指出,長期而言,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一直穩健增長,并在過去十年錄得143%的升幅。
香港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女士指出:“盡管2022年面對嚴峻挑戰,但我們的資產及財富管理行業展現韌力。證監會將繼續致力將香港打造成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以及基金的首選注冊地。”
內地資金撐起凈流入香港作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非香港投資者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主要資金來源,截至2022年底,相關資產占比高達64%。北美洲、亞太其他地方(含澳洲及新西蘭)、歐洲(含英國)的占比分別為23%、14%和11%,中國內地占比為9%。
其中,內地相關持牌法團及注冊機構的表現相當引人矚目,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按年增長1%,至2.56萬億港元(2.35萬億元人民幣),并錄得1320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
而香港2022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的凈流入資金僅為880億港元。這意味著,內地資金不僅彌補了其他資金的凈流出,還一舉拉起了香港財富管理市場2022年的凈增長。
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2022年,多個司法管轄區的基金管理業務或受規管基金均錄得凈資金流出。
例如,美國基金業務錄得3.9萬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出;歐洲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劃及另類投資基金錄得2.33萬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出;而新加坡的獲授權及認可基金則錄得8.73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出。
香港證監會數據還顯示,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香港數據呈現見底復蘇的跡象。香港在2022年第四季至2023年上半年的三個季度內,共錄得690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較2022年首三個季度的170億港元的凈資金流入,增長超過300%。
半數資產投資股票此外,香港證監會的此次調查,還透露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截至2022年年底,在香港管理的資產占資產管理業務所管理資產的57%,當中有50%投資于股票。而在2021年底,這組數據分別為56%和49%,顯示投資者對權益資產的投資偏好小幅提升。
與此同時,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從業員總數保持穩定,達54322人,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4003人,同比增加319人。其中,進行資產管理及相關輔助職能的從業員比例由38%增至43%。
在香港獲發牌進行資產管理的持牌法團數目亦由1979家增加5%至2069家,獲發牌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個人數目亦由13786人按年上升2%至14119人。
從產品角度來看,截至2022年底,在香港注冊成立的證監會認可基金數目也按年上升5%至911只。香港證監會稱,這些基金的資產凈值雖然按年下跌14%,至1.29萬億港元。但由2022年第三季的水平,反彈15%至2023年6月底的1.34萬億港元。
責編:楊喻程校對:趙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