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王喜棟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銀蘭高鐵全長431公里,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京呼銀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2年12月29日開通運營百天來,飛馳的鋼鐵巨龍為沿線群眾出行、旅游資源開發、鄉村振興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和機遇。截至4月7日,已安全運送旅客127萬人次。
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相關資料圖)
“說走就走”成為新常態
4月5日,清明假期,旅客王女士早早就來到白銀南站,在綜合服務中心簡單咨詢后購買了一張去往蘭州的車票。
“明天就要上班,害怕人多,耽誤了坐車。”王女士說,綜合服務中心沒有傳統售票柜臺的玻璃窗戶,而是以開放式服務臺為旅客提供包括票務、問詢在內的多項服務,很方便。此外,銀蘭高鐵新建高鐵車站全部采用“驗檢合一”“售服合一”的全新服務模式,旅客只需要進行一次刷臉驗證就可以進站乘車。
說起方便,來自西安市創業天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服務專員楊鐳對未來更加憧憬:“以前來公司學習得來回倒車,十分不方便,現在西安到白銀有了直達高鐵,耗時少了,旅途更舒服了。”說話之余,楊鐳為記者算起經濟賬:“從西安至白銀開車過路費和燃油費起碼得600多元,選擇坐高鐵,車票也才300多元。”
路近了,時短了,“朋友圈”更廣了……如今,安全快速、舒適便捷的高鐵使銀川至蘭州客車運行時間也由8.5小時縮短至3小時內,兩個省會城市之間的通行時間大幅縮短,通過高鐵的聯通作用,沿線城鎮相互之間形成運行時間1小時左右的城市交通圈,帶領沿線地區交通快速融入高速鐵路大網,“說走就走”成為新常態。
“快旅慢游”成為新時尚
4月1日,在白銀市靖遠縣水岸三合4A級景區,游客一邊合影留念,一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入園。景區內,黃河風情線、傳統農耕展示區、萌寵動物園等核心景點隨處可見人頭攢動的景象。
“銀蘭高鐵開通后,我們每天的游客接待量在4000人次左右,客流相較于以前,已經有超過70%提升。”白銀市靖遠縣水岸三合景區副總經理王曉靜對景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2022年底,她們在黃河與高鐵相交的靖遠縣東灣鎮,推進水岸三合4A級景區創建。如今,游客在景區內不僅能看到長河落日、高鐵穿越黃河大橋,還能在生態農業、傳統農耕文化等多個展區進行打卡。
列車飛馳,一路向前。銀蘭高鐵如一條絲帶,將甘寧兩省區黃河流域優勢文化旅游資源串點成線。
“我和老伴約定好,她從家鄉靖遠上車,一起前往沙坡頭景區游玩。”在秦王川車站,剛探親回來的何先生下飛機后,便搭乘高鐵前往中衛。
“從銀蘭高鐵開通至3月底,景區出臺了憑銀蘭高鐵票免收門票優惠政策,相比以前的淡季客流,已經有了很大回升。”中旅(寧夏)沙坡頭旅游景區市場營銷中心經理孫守峰說。
在“高鐵+旅游”新模式的帶動下,“網紅”景點變成了“常紅”景點,“過境”旅客變成了“過夜”旅客,“快旅慢游”成為西北游的新時尚。
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在秦王川車站候車廳內,保潔寧先花和她的工友穿梭在車站的每一個角落,努力為旅客營造干凈整潔的乘車環境。
“銀蘭高鐵開通前,我們到車站干起了保潔工作,環境好還不累。”寧先花一邊拖地一邊說,“前年9月,我們一家人從舟曲搬遷至蘭州新區西岔園區新康村,住上了新房,現在我一個人每年就有3.6萬元的收入,比以前一家人收入的3倍還要多,日子不僅過得紅火,生活也有了保障。”
和寧先花一樣,已有33名舟曲搬遷移民群眾在銀蘭高鐵各站以及各次動車組列車上通過從事保潔工作實現了就業。
“名揚西北三千里,香引五湖四海客。”這是消費者對靖遠羊羔肉的贊譽。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截至2022年底,全縣有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養殖合作社226個,羊飼養量達到122.41萬只。
“受交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3年以前,羊羔肉的銷量不高。”白銀市靖遠縣老金家羊羔肉第五代制作人金成龍說。
作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金成龍最先提出讓靖遠羊羔肉走出靖遠,走向甘肅,走遍全國各地。“我們連續8年蟬聯大眾點評網第1位,通過網絡引流來品嘗羊羔肉的顧客越來越多,我們的銷量比以前更是翻了一番。”金成龍介紹,銀蘭高鐵開通后,來的人不僅多了,好多人回去的時候還要帶一部分真空包裝系列產品。后續,還想通過高鐵快運平臺,讓靖遠羊羔肉走得更快更遠。
“有了銀蘭高鐵,我們更有底氣去開拓市場。現在已經開通了蘭州至銀川高鐵快運業務,沿線各站也將陸續開通。”中鐵快運蘭州分公司市場部主任吳江說,截至4月7日,銀蘭高鐵已運送貨物65116件418.7噸。
高鐵的片刻“駐足”,帶給當地的是時空距離的驟縮,是百姓生活的巨變,是社會發展的飛躍。在新的征程上,銀蘭高鐵必將為黃河流域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為西部發展點燃“新引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