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選育早實核桃新品種、攻克核桃高效嫁接技術、深紋核桃種質資源挖掘與全基因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10月15日,記者從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獲悉,該院發布了6項核桃產業創新成果,惠及云嶺大地。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深耕核桃產業60年,在繪制深紋核桃全基因組圖譜研究中,針對尚處于空白的現狀,回答了深紋核桃的物種形成、演化、遺傳結構、營養品質形成的遺傳基礎,繪制的全球首個高精度深紋核桃基因組圖譜,為核桃資源高效利用和遺傳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礎。
核桃油水代生態制取新技術
避晚霜核桃良種選育,是針對滇西北和滇東北部分地區頻繁遭受冰凍、晚霜的攻堅難題,該院選育出魯甸大麻1號、云林烏雨、云林烏風等5個避晚霜良種,已在10余個縣市推廣種植30多萬畝,經濟效益可觀。
此外,歷經50余年,該院還選育出適宜中低海拔區發展的薄殼山核桃良種11個,創制配套高效育苗和山地豐產栽培技術體系,在全國10余省區市推廣種植100多萬畝,對中低海拔地區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核桃采收作業費工、費時等難題,研發形成“降冠疏密促豐”技術,增加了林農種植收益;針對液壓榨和螺旋壓榨等傳統技術出油效率低、油品活性易滅失、儲存時間短等問題,首創“核桃油水代生態制取新技術”,成為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所創制的新工藝新裝備具有顛覆性,填補了國內外空白;“深紋核桃功能性新產品”共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通過成果落地,延長了核桃產業鏈條。
核桃新品種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院長鐘明川介紹,目前,該院篩選的漾濞泡核桃、三臺核桃和細香核桃等云南核桃主栽良種,占全省種植面積70%以上,累計推廣種植面積達3000余萬畝;攻克核桃高效嫁接技術,成活率從不到5%提高到90%以上,推廣繁育良種核桃嫁接苗5億多株;所選育的系列核桃良種37個,解決冷涼區核桃頻繁遭受晚霜災害的重大難題;構建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并推廣1013.80萬畝,增產幅度達36.87%。
(云南省科技廳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