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日前,有部分網友發現自己的“借唄”變為了“信用貸”,且明確提示由銀行提供服務。
對此,借唄方面回應表示,借唄已啟動品牌隔離工作,由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務會繼續顯示“借唄”品牌,而銀行等金融機構獨立提供的信貸服務則會在“信用貸”頁面展示,顯著標識出金融機構信息,與借唄品牌相區隔。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此次更名是借唄產品為響應監管精神所做的品牌隔離舉措,從運營模式來看,借唄是由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與螞蟻集團聯合運營的信貸服務,更名的舉動實際上是對信貸服務的底層實施了“穿透”。
在其看來,一是有利于金融消費者更好地了解服務背后的實際提供方,究竟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還是其他機構,能夠幫助金融消費者在申請相關服務時更好地作出選擇和判斷;二是隔離舉措有利于提升金融營銷宣傳的合規性,也能夠助力平臺方、資金方等不同參與主體厘清各自的權責。
“借唄”正在逐步推進品牌隔離工作
網友曬出的截圖顯示,“信用貸”頁面會在顯著位置展示“由XX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信息。進入借款頁面后,在“借款詳情及協議”中,還可看到日利率、初始年利率、總利息金額等信息。
借唄方面回應表示,借唄正在逐步推進品牌隔離工作,包括螞蟻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多家持牌金融機構將共同為用戶提供更便捷、優質的小額消費信貸服務。未來,借唄將由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提供,并成為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專屬品牌。由銀行等金融機構獨立提供的信貸服務則會在“信用貸”頁面展示。在品牌隔離過程中,用戶的服務體驗不會受到影響,開通、查賬、計息、借還款等核心流程不會發生變化。
從部分網友曬出的信息看,其借款服務調整到“信用貸”頁面展示后,借款額度、利率沒有發生變化。
借唄方面表示,“信用貸”頁面展示的信貸服務全部由其他金融機構獨立經營,其授信額度、利率由服務提供方根據用戶信息動態審批決策,不受此次品牌隔離工作影響。后續如用戶信用記錄、資質信息發生變化,則可能導致評估結果的變化。
對此,資深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分析認為,借唄服務原本就是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和螞蟻集團聯合運營的信貸服務,但原先統一標掛為了“借唄”品牌。品牌隔離舉措能讓借唄品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形成隔離,方便用戶更充分地了解信貸服務提供方的信息,避免產生品牌混同。
監管+自律,消費信貸平臺出清進行時
早在今年1月,央行即劃定了全年監管重點,提到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嚴禁金融產品過度營銷,誘導過度負債;3月份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的“十四五”規劃更是明確提出“規范發展消費信貸”,此舉被業內普遍視作未來幾年消費金融監管的總基調。
4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多部門曾聯合約談螞蟻集團,督促螞蟻集團形成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其中就包括要求在支付方式上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糾正在支付鏈路中嵌套信貸業務等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螞蟻集團也公布了其制定的數字金融平臺自律準則。自律準則包括理財、保險、消費信貸、小微經營者貸款、芝麻信用五個板塊,強調平臺應保障數據安全、理性借貸、打擊誘導營銷和保護用戶隱私等,平臺建立嚴格的機構準入、清退機制,并接受社會監督,開放投訴通道。
8月,多地監管部門向轄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將產品年利率降至24%以內。上交所、深交所也已要求新掛牌的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ABS)產品中,禁止新增“醫美消費金融”相關資產入池。種種舉措表明,“倡導合理有度的消費和量力而行的借貸”已成為監管和行業的共識,此次“借唄”更名也是市場整改及自我出清的一部分。
此前,“花唄將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消息就曾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花唄”方面稱,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從事信貸業務的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征信系統提供信貸信息。“花唄”所屬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受銀保監會監管的持牌金融機構,其服務記錄信息也需像銀行信貸信息一樣,納入征信系統。根據授信額度來源,征信信息將由螞蟻消金公司或者是提供授信額度的銀行等機構作為報送主體,逐步報送至央行征信系統及其他依法設立的征信機構。
公開信息顯示,螞蟻消金公司于6月3日獲得銀保監會批復開業,注冊資本8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9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