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不到1塊錢,就可以買個筋膜槍,每次健身運動后都用它來按摩一下真的很不錯!”
“看中一臺掃地機器人很久了,想給媽媽置備一臺,沒想到這次雙11有了24期免息,算下來每天還不到一杯甜水的錢,我立馬就下單了!”
“精打細算的第一步,就是該省省該花花~趁好價,是時候更新一波購物車,給父母的洗拖一體機、給自己的跑步鞋都別落下。”
......
今年雙11購物節,很多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紛紛發出類似的聲音。要知道,縱使雙11好價,但是要配齊全家人的裝備,著實也需要精打細算。
有聰明的網友開啟了今年雙11的“花式購物”。TA們消費滿200元減30元,消費券、品類券聰明湊單,還挖掘免息商品0息分期輕松購好物。
我們了解到,這屆雙11天貓淘寶聯合平臺主流品類的品牌商家們,釋放了大量分期免息優惠信息,這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還給商家們帶來更多的銷售增量。
天貓隨心花,打出組合拳
“尖貨日付1元起+新品24期免息+大牌全店免息”
為了讓消費者愉快的買買買,天貓淘寶平臺和商家們都卯足勁,實力專寵。
在淘寶搜索“天貓隨心花”,馬上可以一鍵進入“一站式的分期免息商品大全”。全網超千萬款商品可免息購買,海量商品支持24期免息。
我們看到,分期免息商品覆蓋品類豐富,包括時尚男女裝、美妝個護、箱包配飾、運動潮服、消電等,參與的品牌也都耳熟能詳,比如adidas、NIKE、VANS、小米、極米、戴森等。
天貓隨心花在此次雙11大促中除延續分期免息消費優惠,更重磅打造尖貨日付1元起、新品24期免息、大牌全店免息三大亮點,助力消費者一站式輕松買到、買夠、買齊。
“一塊美好生活”參與商品均為品質生活好物,如BURBERRY男士香氛折合日付不到1元、Skechers老爹鞋折合日付約1.3元、Studio Buds藍牙耳機折合日付約1.5元、紀梵希限定紅絲絨套裝折合日付約1.6元等等。
上萬家大牌超長24期免息,如小米MIX 4、極米投影儀、LA MER明星修護套裝、dyson戴森普魯士藍限定版卷發棒、科沃斯(603486,股吧)X1全新全能掃地機器人等等。
更有像林氏木業、云鯨、FARFETCH發發奇等大牌均支持百元以上單品全店免息。
針對免息商品,分期都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同時平臺還會通過精準計算分期后的平均每天多少錢,更貼心地幫消費者評估商品的性價比。
有消費者表示,“這個雙11,除了各種大促優惠,還有分期免息疊加消費券使用,活動力度大,不僅真正幫我們實現省錢買好物,還能幫我們把更多流動資金留在自己的手上。”通過小小付出或者每期支付些零錢,就能收獲美好,輕松買單。天貓隨心花真心實意為用戶算一筆省錢賬單,提供了一種新的消費方式。
商家-消費者,有了“新鏈接”
不單單針對消費者,同樣受益的還有品牌商家。
“雙11,商家最頭疼的就是流量和轉化。有時流量有了,轉化卻很低,很大影響因素在客戶決策階段。天貓隨心花通過“免息分期”的方式能降低客戶的決策門檻,轉化效率更高。”
我們咨詢的一位3c數碼品牌商家的電商負責人告訴我們。通過分期免息的營銷方式,帶動品類、品牌成交增速,同時保證商品不破價,單價越高的商品,促進購買轉化越明顯。比如消電家裝產品,是典型的高客單低頻場景,商品大多是過千上萬的價格,分期免息在轉化上起到關鍵促成作用。
“經歷大促后,商家跟分期客戶還能保持粘性,后續可以轉化復購。”他表示。
同時,我們站在b2c角度看,分期免息還能幫助品牌商家與用戶在情感和價值主張上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我們認為,商家-消費者將從短期、純粹的交易關系,轉變成長周期、信任關系。同時,長周期的粘性,加深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誠度,帶來持續轉化和復購。
這是基于金融的能力,能給商家帶來增量,給消費者帶來體驗的滿足感。業內人士表示。
免息分期,誰更愛?
目前,95、00后成為消費的新主力軍之一。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躍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2億,占全體移動網民28.1%,其線上消費能力和意愿均遠高于全網用戶。
同時一個關鍵性趨勢,年輕群體的消費力更強,但也更“精打細算”。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新青年 新消費——95后消費分期用戶成長性調查報告》顯示,51.8%的受訪者使用分期消費的原因在于合理安排未來的資金。同時,有41.16%的受訪者會在7-12期內還清。天貓隨心花分期免息很符合TA們的消費習性。
“免息分期對我來說其實提供了一種新的消費選擇,比如這次大促剛購入的跑步機,算下來每天也就十多塊,如果不是免息分期,這個錢可能又被我拿去買奶茶買膨化食品了,這其實給了我自律的機會!”一位正在進行身材管理準備偷偷逆襲的用戶說。
當然,分期要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如即使分期免息,消費者也可以靈活的自己做“額度管理”,根據自身情況規劃消費額度。當分期時超出規劃額度的時候,便會進行提醒,這樣以幫助消費者更好的規劃消費。
這個雙11,消費群體買買買的同時,有了更合理的錢包規劃方式,未來這將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消費方式。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零售商業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