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作 者丨雷晨
編 輯丨張玉潔
圖源丨圖蟲
11月12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公布了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MSCI中國A股指數新增50只A股標的,29只遭剔除。根據MSCI公告,所有調整將于11月30日收盤生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本次指數調整中,科創板個股頗受青睞。新納入個股多為新能源、科技、通訊類,剔除企業主要為地產類、醫藥類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記者表示,本次MSCI指數調整會推動外資調倉換股,總體A股的納入數量增加,但是權重依然穩定,對于部分個股會出現流動性分流。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6.27億元。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達到3264.1億元,超去年全年凈流入額近1200億元。
推動外資調倉換股
具體來看,本次MSCI中國A股指數新納入個股包括合盛硅業(603260,股吧)(603260.SH)、盛新鋰能(002240.SZ)、富臨精工(300432,股吧)(300432.SZ)等,其中市值最大的為合盛硅業。截至11月12日收盤,合盛硅業股價報166.91元/股,較年初的32.81元/股大漲逾4倍,最新市值1793億元。
另外,被剔除的29只個股中主要涵蓋地產、醫藥等行業。其中,陽光城(000671,股吧)(000671.SZ)、中天金融(000540,股吧)(000671.SZ)、中南建設(000961,股吧)(000961.SZ)、華夏幸福(600340,股吧)(600340.SH)、金融街(000402,股吧)(000402.SZ)、招商積余(001914.SZ)6家涉及地產或物管業務;吉林敖東(000623,股吧)(000623.SZ)、海普瑞(002399,股吧)(002399.SZ)、億帆醫藥(002019,股吧)(002019.SZ)、一心堂(002727,股吧)(002727.SZ)、邁克生物(300463,股吧)(300463.SZ)、萬孚生物(300482,股吧)(300482.SZ)6家屬于大醫藥板塊。
同時,MSCI也公布了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等指數的半年度調整結果。由于這些指數跟蹤資金體量較小,相關調整預計不會引起顯著被動資金進出。
其中,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本次新增個股53只,剔除30只,新增標的市值前三名為合盛硅業、舍得酒業(600702,股吧)(600702.SH)和藏格控股(000408,股吧)(000408.SZ)。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新增68只個股,合盛硅業、中國中車(601766,股吧)(601766.SH)、中煤能源(601898,股吧)(601898.SH)的總市值居于前列;剔除52只股票。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11只個股,包含58只中國股票(含A股、港股及中概股等);剔除105只個股,其中有47只中國股票。
據悉,MSCI編制的系列指數是國際投資者使用最多的基準指數之一,每次變動及調整都牽涉到大量跟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所以,能夠入選MSCI指數意味著將得到境外資金的青睞。
MSCI指數有一定的導向性,盤和林指出,“一方面,引導更多外資看好中國科創產業,另一方面,引導A股投資人向新興領域板塊的股票看齊。所以,對于新納入的板塊和公司來說,MSCI將增加其流動性。”
多只科創板個股納入MSCI指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MSCI中國A股指數新納入6只科創板股票,包括道通科技(688208.SH)、君實生物(688180.SH)、西部超導(688122,股吧)(688122.SH)、三友醫療(688085.SH)、傳音控股(688036.SH)和柏楚電子(688188,股吧)(688188.SH)。
此外,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本次也新納入11只科創板股票,包括芯原股份(688521.SH)、嘉元科技(688388,股吧)(688388.SH)、寒武紀(688256.SH)、道通科技(688208.SH)、美迪西(688202.SH)、華峰測控(688200.SH)、長遠鋰科(688779.SH)、金博股份(688598.SH)、愛博醫療(688050.SH)、中信博(688408.SH)和固德威(688390.SH)。
今年5月,科創板股票首次進入MSCI中國A股指數,獲得海外資金的增持。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被首次納入MSCI指數的5只科創板個股獲得了海外資金的增持,相比于其余未被納入MSCI指數的7只滬港通科創板個股,無論是外資持股數量的變動,還是外資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的變動,都顯示出明顯的領先優勢。
隨著A股被國際指數納入比例提高,外資流入也在不斷增加。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6.2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0.6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6.94億元,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26.91億元。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達到3264.1億元,而2020年全年凈流入額為2089.3億元。
另外,截至11月12日收盤,25只科創板股獲陸股通持有。其中持股最多的科創板個股為中國通號(688009,股吧)、海爾生物(688139.SH)和瀾起科技(688008,股吧)(688008.SH),持股市值排名前三的為金山辦公(688111.SH)、海爾生物及傳音控股。
盤和林表示,當前科創板會更受青睞,尤其是代表中國創新創造的產業,比如芯片、新能源、裝備制造、數據安全等領域將更加受到資本青睞。未來中國A股的投資熱點將聚焦在數字化產業、高端制造業、生物醫藥研發等高精尖領域。
關于本次指數調整對MSCI主題基金的影響,盤和林表示,調整標的對MSCI主題基金影響甚微,主題基金總體還是看A股大趨勢,以及全球中概股的業績表現,“個人認為投資機遇在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市場持續繁榮,外貿尤其是數字貿易日趨強勁。”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王綺彤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