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文/莊怡)繼國創發布會之后,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再次聚焦行業垂直選題,于11月13日舉辦了首屆紀錄片發布會。同時發起“暗室燈計劃”,扶持行業人才與內容。
紀錄片這一在長時間內冷門且難以商業化的品類,通過B站重新吸引了大眾目光。大會上,B站公布了今年末至2022年全年即將上線的21部紀錄片新作,其中《人生一串》《但是還有書籍》等火熱IP也將回歸。
在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看來,“紀錄片是我們的終身事業。它是B站知識內容的旗幟,是B站內容價值觀的體現,更是B站作為文化品牌的核心拼圖。”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
B站與紀錄片的淵源可追溯至2016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原本在電視上默默無聞的紀錄片,被UP主搬上B站后重獲新生,好評如潮,也從這里開始,B站開始敏銳的意識到這群Z時代,對于高水平、高質量影片的渴望以及小眾片類的巨大市場。
其后僅一年,B站即出品了第一部紀錄片《極地》,此后又相繼推出《人生一串》《但是還有書籍》等爆款作品。據B站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的短短4年時間,B站已經累計上線了3000多部紀錄片,出品106部紀錄片,獲得國內外獎項107個,可以稱得上國內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之一。
在此前出品的紀錄片中,人文、歷史、美食、自然等品類B站均有涉獵,在本次正式發布會上,除了以上常規類目,B站還著重推出了一批垂類題材的新作品,包括聚焦雜技、戲曲等中國傳統舞臺藝術的《舞臺上的中國》;以2020年新冠疫情為背景、探討人類命運的《人生第二次》;探尋人與自然關系、展現中國獨特生態樣貌與珍稀生物的《眾神之地》等。
此外,B站與BBC Studios、Discovery等合作也更上一層樓,今年還將推出《未來奧德賽》、《決勝荒野3》等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B站對于紀錄片人才的幫扶。在今年8月的一場沙龍上,優酷紀錄片中心總監張偉曾公開表示,“在媒體或者影視這個行業,紀錄片是最不賺錢的,一部電影可以趕上很多部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從業者生存艱難,好內容的產出也更受限。
在B站的“暗室燈計劃”下,通過設立“最佳系列紀錄片提案”“最佳紀錄長片提案”“最佳UP主紀實短片”“最具潛力青年導演”四大獎項,鼓勵紀錄片愛好者成為紀實UP主,并扶持紀實UP主成長為紀錄片創作者。通過這種形式,向紀錄片行業輸送人才與優質內容。
不難看出,B站當下對于內容和質量的追求更為突出,這也與B站一貫推崇的價值觀相吻合,即產出讓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提倡品質導向。
用李旎的話說,“只有精品,才能突破圈層的局限,形成文化影響力。只有精品,才能得到B站用戶的正反饋,與B站社區產生化學反應。也只有精品,才能在與其他商業內容形態的激烈競爭中發展壯大。”隨著Z世代逐步走向社會,“紀錄片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時代機遇。”
近年間,短視頻占據國民越來越多的碎片化時間,抖音快手等一度讓長視頻平臺如臨大敵,對于劇集的追求也越來越流量導向。B站此時流逆流而上,勇氣之外,更考驗初心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