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1月21日消息,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2021-2022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介紹了過去四年國創在B站的變化。
QQ20211121-0
李旎表示,B站上國創已經具備持續供應精品內容的能力。從2018年到至今,B站出品了178部國創作品,共上線了430部作品,在B站生態中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國創愛好者群體。
如今,B站已經是國創愛好人群離不開的平臺。在B站,國創的累計觀看人數已突破3.4億,觀看時長突破19.2億小時,年平均增長率達到40%,用戶互動總數達到20億。國創的會員收入在過去四年,年均增長超過120%,用戶付費率的增速超過了番劇。
“國創未來一定會成為國內文化消費市場的主流,但B站的未來目標不應停留于國內文化消費市場。”李旎指出。
“動畫是基于幻想的藝術,而熱愛幻想,是全人類共有的天性。因此,動畫這種藝術形式天生能突破年齡、種族、膚色、語言的隔閡。”李旎在演講中將2018年B站提出的國創口號Made for China,改成了 Made for Global,“成為全球流行的文化產品,是國創與生俱來的理想”。
以下為李旎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Carly,一年一度動畫人聚會又來了。
這已經是第四年和大家相約,2018年,我們還在努力普及“國創”的概念是什么?科普它是“中國原創動畫”的意思。而到今天,已經越來越多伙伴加入我們的動畫事業。
那是不是今天國創已經完成了當年的目標和使命呢?
當然不是,今天我將跟大家聊聊國創的全球化理想。
要談理想,我們首先回望一下過去,看看過去四年,國創在B站都發生了什么?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國創已經具備持續供應精品內容的能力。
從2018年到至今,我們出品了178部國創作品,B站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國產動畫出品方,出品了《靈籠》、《霧山五行》、《羅小黑戰記》、《元龍》、《鎮魂街》一系列高質量作品。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自信的說,國創是不可忽略的內容新勢力,可以比肩行業內任何一個內容品類。
4年期間,我們共上線了430部作品,在B站生態中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國創愛好者群體。
B站的國創愛好者們不單愛看動畫,也喜歡在動畫上發彈幕交流、發表觀點、對自己喜歡的動畫進行二次創作和安利。B站已經是國創愛好人群離不開的平臺。在B站,國創的累計觀看人數已突破3.4億,觀看時長突破19.2億小時,年平均增長率達到40%,用戶互動總數達到20億。
國創不僅單單是擁有觀眾基礎,用戶的付費習慣也已形成。
國創的會員收入在過去四年,年均增長超過120%,用戶付費率的增速超過了番劇。好的內容總會遇到欣賞的人群,用戶也愿意為喜歡的內容付費,支持動畫人持續創作好作品。
那在2021年,我們又有哪些令人欣喜的突破呢?我和大家匯報一下:
他們分別是原創力、IP價值長尾體現和全球化加速。
首先是國創作品原創力有了新的突破。
《時光代理人》是一部由B站出品的動畫作品,我以它作為原創力其中一個代表舉個例子。
先看看數據。《時光代理人》總播放量超過1.8億,在B站和豆瓣都拿下年度高分,在海外知名的動漫評分網站MyAnimeList上也得到8.88的高分,位居MyAnimeList全球動畫作品歷史總榜第20名,這也是中國作品的最好記錄。
比這些數據上成績,更重要的是:這是第一部成功的“現代都市題材”國創作品,它在原創題材上有了大膽的嘗試和創新。《時光代理人》的階段性成功,意味著國創題材不再等同于玄幻、古風、科幻、合家歡等,它也可以很潮流、很現代。節目播出后,有大量用戶在B站自發翻跳《時光代理人》片頭手勢舞。這以前只會發生在日本動畫等海外內容上,現在國創也開始擁有這樣的文化衍生力。
《時光代理人》有這樣一個情節,讓我特別印象深刻:主人公為了拯救自己在地震中去世的母親和伙伴,想要調整時空,回到當年救災現場。這個突然與現實事件產生關聯的情節,引發無數觀眾的共情。我們可以從無數的評論里看出,原創動畫也是可以反應現實,擁有社會價值。
題材上的大膽創新,能讓國創的觀眾人群不斷擴大。
在《時光代理人》觀眾里,我發現有42%的用戶在B站常看的內容是電影、舞蹈、音樂、時尚、生活等,甚至有的用戶從來沒在B站看過動畫內容,這是一群非典型的動畫用戶。第一次聽到這組數據時候我很高興,這證明了國創內容可以覆蓋更大的人群,未來價值潛力巨大。
另一個例子是《靈籠》, 它在B站的總播放量已經突破 4.6 億,儼然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原創科幻動畫。不過,相比播放量這些數據,我更想分享的是優質IP的長尾價值:我看到一組有意思的數據,靈籠一年前上線的內容,到今年播放量仍能超過熱播期的一半。
大家不要忽視這組數據,這證明這個IP 有了長尾的生命力。
長尾的生命力帶來 IP 價值的突破,《靈籠》是第一部總收入破億的國創作品,它同時在會員、廣告、衍生品、授權都實現了規模化的營收。在 2021 年,B 站會員購跟靈籠進行合作,上線了周邊眾籌活動。一個月內,眾籌金額達到了1665 萬,打破了國內動畫IP的眾籌記錄。
除了以上這些,《靈籠》還在進行更多元的 IP 價值開發,例如游戲、影視等,敬請期待。
第三個是全球化的突破。
自 2020 年以來,我們嘗試國創作品的全球發行,已有24部作品在世界范圍各地區上線。
在 2021 年,Netflix 和Funimation、Sony Music Solutions等公司首次采購了我們出品的《天官賜福》、《時光代理人》等作品的海外版權。我們覺得,或許這只是開始。以前我們都是先做內容再思考發行。以后,我們做的內容的視野和格局就應該是全球的,好的內容是不分國界的。
四年以來,國創在各位動畫人和我們一起努力下,已經完成了從 0 到 1 的過程。
國創在未來一定會成為國內文化消費市場的主流。但已經確定的未來并不有趣,我也相信各位的動畫夢想也并不僅僅是如此。
作為一個以動畫為初心的平臺,我們時刻在思考動畫的本質。
動畫是基于幻想的藝術,而熱愛幻想,是全人類共有的天性。因此,動畫這種藝術形式天生能突破年齡、種族、膚色、語言的隔閡。成為“全球流行的文化產品”,才是國創與生俱來的理想。
這樣看來,國創之路好像才剛剛開始。我們需要一起來關注三點,相互勉勵:
首先是題材。題材單一會限制市場對國創的認知,限制觀眾消費國創的意愿。那些全球最好的動畫作品,往往都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我相信,動畫可以表達好一切題材。
第二是情感。觀眾會拒絕套路、會抱怨劇情很“刀”,會挑刺繪畫和制作,但不會拒絕真實。忠實的表達情感,才能超越套路,觸達人們的心靈。
我要分享一部個人特別喜歡的番劇《國王排名》。它沒有獵奇的設定,絢麗的特效,更沒有大場面的打斗。相反,它的故事很簡單,卻感動了無數觀眾,是今年最成功的動畫作品之一,因為它的制作、音樂等,都是圍繞著如何傳達角色真實感情來展開的。
第三是提升動畫的工業化水平。
題材和情感決定內容是否能成功,而工業化水平則決定內容的生產。
歐美不缺少成熟的工業化動畫作品。而在國內,我們也有了《凡人修仙傳》這樣的工業化大作。制作方就通過吸取真人影視以及大型 CG 的技術經驗,大大縮短了制作流程,提升制作效率。
國創,應該是技術和創意密集型產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只有技術和創意的進步,才能打造出完整和成熟的產品,支撐全球化供給。
這四年B站一直在變化,也一直在突破。但有一個東西是沒有改變,我們始終尊重和支持著所有熱愛動畫的人。我們需要更多創作者加入國創這個事業,和在座的大家一起做些更有趣的嘗試。
我代表B站感恩各位動畫人的熱愛和堅持。我知道大家有多累有多苦,有多少日夜想過放棄又繼續,有多少不被理解的時刻。我們都懂,也特別感謝各位對B站的信任以及堅定的選擇。
最后,還是用 2018 年提出的國創口號作為演講的結尾。
但是我們改了一個詞,那就是把 MADE FOR CHINA,改成了MADE FOR GLOBAL。
希望國創能代表中國文化走出去,B站國創繼續加油。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