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 劉中凝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近日,科陸電子(002121)( 002121,SZ;昨日收盤價5.06元)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深圳芯瓏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瓏電子)65%股權,掛牌底價人民幣5135萬元。上市公司稱希望通過引入新股東促使芯瓏電子與公司業務的良性發展。本次掛牌轉讓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符合全體股東和上市公司利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科陸電子收購芯瓏電子100%股權時交易對價為人民幣5.31億元,如今評估折算100%股權為7900萬元,二者存在較大差異。
收購與轉讓評估價差距大
據了解,芯瓏電子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5000萬元。根據北京中林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報告,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截至2021年6月30日,芯瓏電子股東全部權益賬面值為6943.34萬元,評估值為7578.67萬元。以此為依據,芯瓏電子65%股權在產權交易機構的掛牌底價為人民幣5135萬元,折算后100%股權為7900萬元。上市公司表示,本次股權轉讓為在產權交易機構公開掛牌轉讓,目前無法確定受讓、交易價格等內容。
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芯瓏電子總資產1.48億元、總負債5724.76萬元、凈資產9039.59萬元;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334.68萬元,營業利潤 391.56萬元,凈利潤781.91萬元。
與此同時,科陸電子2015年披露的公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芯瓏電子資產總額為1.26億元,負債總額為8625.92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4018.2萬元;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為1.07億元,凈利潤為2538.32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當初收購時,以2015年7月31日為基準日,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芯瓏電子所有者權益價值為9830.15萬元;采用收益法對芯瓏電子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評估值為53146.25萬元。最終,各方協商并參考審計及評估結果,確定整體交易價格為5.31億元。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丘運良、張文、謝華清稱本次掛牌轉讓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符合全體股東和公司利益,相關審議決策程序合法、有效,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雙頻載波模塊應用有限
科陸電子為何要收購芯瓏電子?從2015年科陸電子披露的公告得知,芯瓏電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的雙頻載波模塊產品性能優越。科陸電子核心競爭力和業務主要在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應用方面,與芯瓏電子在最終用戶群體上有一定的重合度。收購芯瓏電子后上市公司可向產業鏈上游延伸,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同時,當時的公告也提到芯瓏電子如遇行業方面的國家政策變動、產業結構調整、市場劇烈波動及其他不可抗力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經營業績可能受到影響,可能存在業績承諾無法實現的風險。
科陸電子的預測是正確的,通信技術行業隨時都在發生變革,先前還是高科技的產品,下一秒就可能沒有了競爭力。在收購芯瓏電子7年后,科陸電子又將其部分股權轉讓,都是因為雙頻載波模塊產品。
一位高級工程師告訴記者,早年數據傳輸主要通過電力電纜進行,數據信號和電流信號間的轉化需要通過載波模塊進行,對比單載波,雙載波模塊在當年的傳輸和轉換效率更高。作為行業的優秀生產企業,芯瓏電子被上市公司收購并不意外。
隨著5G的等新興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傳統載波產品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國家也調整了包括5G技術運用在內的相關政策,傳統載波模塊逐漸失去用武之地。芯瓏電子目前經營狀況已無法實現上市公司原有產業鏈布局的戰略意義。
出于以上原因,科陸電子擬通過本次掛牌轉讓引入有實力的新股東為芯瓏電子的發展賦能。
上述專家同時告訴記者,目前雙頻載波模塊可運用領域有限,想要轉讓芯瓏電子股權存在一定難度。今后科陸電子及芯瓏電子是打算繼續深耕現有領域或是開辟新領域還有待后續披露。
就相關事項,記者于2月8日上午通過電子郵件采訪上市公司,目前尚未得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