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2月15日晚間消息,據報道,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多多買菜推廣快遞代收點被叫停,多地郵政管理局發布通知稱:多多買菜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備案,不具備經營快遞業務資質,請各企業不得與其合作。
截至目前,拼多多方面暫未回應此事。
實際上,在多多買菜推出快遞收發業務不久,還受到了多家末端配送服務機構的“反制”。其進軍快遞末梢配送美夢未成,但行進中已受到多方阻力。
多地業務被叫停,被指不合規
此前,多多買菜宣布代收服務系統已與郵政、中通、韻達以及極兔等快遞公司,實現系統打通,公司正式進入快遞末梢配送領域。首批入駐平臺的站點可享受3000元入駐補貼,每日最高500元包裹補貼以及免費短信、智能語音通知等服務。
不過有媒體報道,近日,多地相關地區郵政管理局在快遞行業企業群內發布通知稱:“多多買菜代收點不具備經營快遞業務資質,多多買菜系統不合規,請各企業依法經營快遞業務,不得與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進行合作。”
但根據上述通知來看,多多買菜此次高調跨界快遞代收可能涉嫌無證經營。
據悉,不同于行業快遞公司以資質授權網點加盟,多多買菜目前開展快遞代收的模式是大額補貼,只要使用多多買菜系統每天達到一定包裹量就算作入駐成功,并向站點承諾,可以多多系統+其他系統雙系統運作。
此舉雖然融合了“社區團購+快遞代收”雙模式,宣稱為站點引流增收,但還是引發了不少快遞老板關于監管風險、經營成本、派費價格戰等一系列擔憂。
有快遞負責人反映,已經開通多多買菜快遞代收業務,但想要拿到補貼并不簡單。“要想領到補貼還需要先充1000元保證金開通系統。所謂的免費短信和語音,其實也是得先自行充值,而且取件通知免費的期限為兩年,而智能語音通知免費的期限為3個月。”
此外,3000元補貼并不是合作后即可獲得,而是在3個月內,單月各獲1000元,且需要單日出庫均在50單以上。有快遞方為此擔憂,“拼多多的補貼,又是套路滿滿?”
專家稱買菜自提有很大漏洞
在社交媒體上,已有快遞負責人反饋,有多多買菜工作人員前往站點“搶客”,其他家的系統也出現過類似提示:“禁止多多買菜在驛站入庫,若被發現則將永久清退”。
事實上,在進軍物流末端配送行業之前,多多買菜在社區團購領域的拓展和積累已經有很長時間。但由于去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五家社區團購平臺的低價傾銷、價格欺詐行為處以150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之后,社區團購行業逐漸順應國家政策需求,進入發展平穩期,缺少了很多激進與暴力擴張。
在已有的社區團購領域,多多買菜在配送環節采用的是用戶自提模式。
對此,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 “社區團購領域最終全部的競爭力都需要回到生活服務上來,買菜自提是有很大漏洞的,不能及時快速,這種松散的模式將會受到制約,因此需要現在建立自己的末端配送網點。”在他看來,這也是多多買菜目前急著進入末端收發領域的主要動力之一。
光靠資本驅動業務能否成功?
從商業的角度而言,多多買菜進入快遞最后一公里基于業務需求可以理解。但目前多多買菜更多是以資本驅動而不是業務驅動的方式來推進,這種方式對快遞行業是個挑戰。
“快遞最后一公里是非常典型的傳統經營模式,重效率、重服務,社區團購企業以高額補貼的方式強力介入,會對快遞網點的穩定性和服務質量造成沖擊,引發新一輪的價格競爭。”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在趙小敏看來,拼多多目前在客戶增速、市場地位等維度都面臨不小壓力,客戶體驗上沒有較大突破,現在自建物流的難度加大,自身做末端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未來借助市場現有資源來圍繞平臺做服務,最終變成長期合作,將是其參與市場的主要打法。(周文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