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唐維
對于元宇宙的遠景,市場各方普遍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彭博預計,元宇宙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測,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1.5萬億美元;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元宇宙市場的潛在規模將達8萬億美元。
美好愿景面前,我國多地加快了對元宇宙的前瞻布局,以期促進地方經濟結構升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元宇宙已經寫入了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北京、浙江等地也對元宇宙有布局。
1月8日,元宇宙寫入了上海市徐匯區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探索成立元宇宙創新聯盟,推動人工智能與文化創意、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等融合發展。在此之前,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將元宇宙作為前沿新興領域之一。
1月,深圳福田區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元宇宙,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產業,推動區塊鏈、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技術轉化成果加速落地,多領域拓展數字人民幣、元宇宙等技術應用場景。
杭州在去年年底成立了元宇宙專委會,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元宇宙,表示要超前布局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產業,高水平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1月10日,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樣出現了“元宇宙”的身影。合肥市市長羅云峰表示,未來5年,合肥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超導技術、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尖端技術、高端產品。
1月11日,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快壯大數字產業,推動元宇宙、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地理空間信息、量子科技等與實體經濟融合。
1月23日,成都市市長王鳳朝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在推動新經濟新賽道加快布局方面,成都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主動搶占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賽道,打造數字化制造“燈塔工廠”。
此外,北京通州區在內容設計、產業空間、應用場景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劃。江蘇、海南、江西等省份也明確了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方向。
“地方政府接連的積極表態體現了對前沿領域的重視程度,元宇宙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多項技術,代表著一場社會性的變革。”鯨平臺智庫專家、中關村(000931)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趙國棟表示,“這也是產業變革的機會,推動元宇宙發展的過程對地方經濟結構升級有著巨大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