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作者 | 王欣
編輯 | 蔣澆
核心提示:
1.這是自2019年12月份至今,小鵬汽車旗下產品的第5起起火事故。其中G3系列出現4起事故,P7系列出現1起事故。
2.小鵬汽車成為造車新勢力中銷量最好的品牌,年交付量達9.8萬輛,高于蔚來、理想等。同時,小鵬汽車的銷售均價為25萬元,也低于蔚來、理想。
3.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為0.0026%,而燃油車的火災事故率約為0.01%-0.02%。
小鵬G3又起火了。
3月28日晚,在深圳市龍華區某小區,一輛2019款小鵬G3發生自燃。從現場畫面來看,當時汽車底部有大量火苗竄出,并伴隨著濃濃的白煙,大火包圍著整個車輛。
“有點嚇人”,據該小區人員透露,當時隱約聽到小爆炸聲,消防人員趕到后在現場進行大量滅火工作。目前,現場并無人員傷亡,但整車已經被燒報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故發生當晚,小鵬汽車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該公司以9.8萬輛的交付成績拿下2021年造車新勢力銷冠。
針對此次事故,小鵬汽車回應稱,將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深度調查分析,持續跟進后續結果,并協助客戶處理后續相關事宜。
目前,該款G3汽車自燃的原因還有待查證,但相關消息已在迅速在網絡上傳開。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這是自2019年12月份至今,小鵬汽車旗下產品的第5起起火事故。其中G3系列出現4起事故,P7系列出現1起事故。
頻頻發生汽車“自燃”事故,也在挑動消費者的內心防線,小鵬汽車還能買嗎?造車新勢力狂奔時,有無設立安全底線?
小鵬G3銷售占比超14% 三年自燃三次
小鵬G3首次發布于2018年,目前仍然在售,在今年1-2月,小鵬G3及G3i共交付2815輛汽車,占總銷售比例為14.7%。
上市3年多時間,小鵬G3已經發生四次“自燃”事故。
2019年12月,廣州一輛小鵬G3發生自燃,小鵬官方對此回應稱“自燃”不屬實,只是尾部出現明火。2020年8月,小鵬G3在停泊中起火,小鵬官方回應是由于電池箱底部受損導致;2021年4月,廣州一輛小鵬G3在充電樁旁充電過程中發生自燃。
小鵬G3為何頻發事故?業內分析師告訴鳳凰網科技,這次事故車型小鵬G3是2019年款,大概率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安全性會比磷酸鐵鋰電池差一些。
同時,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鳳凰網科技表示,2019年生產的車型,距離現在已經有2-3年時間了,那個時候的安全水平會比現在要差一些,所以增加了自燃的概率。
事實上,小鵬G3的穩定性一直存在爭議,在2021年1月,小鵬汽車曾一次性召回了約1.33萬輛小鵬G3,生產日期涵蓋2019年3月29日至2020年9月27日。
彼時,小鵬官方解釋,該批次汽車可能存在逆變器故障,如果發生該情況,車輛處于停車狀態的話,可能無法再啟動,若車輛處于行駛狀態,車輛有可能失去動力,存在安全隱患。
去年,小鵬汽車成為造車新勢力中銷量最好的品牌,年交付量達9.8萬輛,高于蔚來、理想等。同時,小鵬汽車的銷售均價為25萬元,也低于蔚來、理想。
正因如此,領先的銷量并未給小鵬帶來高額的利潤,反而因為均價低,而導致毛利率低、虧損擴大。小鵬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全年營收209.9億元,同比增長259.1%;凈虧損48.6億元,同比擴大78;毛利率為12.5%。
而此次發生事故的車型G3售價16萬起,價格略低于小鵬汽車銷售均價。
特斯拉、比亞迪(002594)難逃“安全”關
不僅是小鵬,目前銷量排名前三的特斯拉、比亞迪等品牌多款都發生過自燃事故。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全年,比亞迪、特斯拉分別以58萬、32萬的銷量,位列新能源汽車零售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三名。
特斯拉甚至因為自燃事故多發而登入了百度百科詞條。
裕德路一小區車庫內特斯拉冒煙自燃
在2019年4月21日,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車齡3.5年的特斯拉S突然起火燃燒。因地下車庫散發出刺鼻氣味,消防員一度無法進入車庫,只能通過朝車庫內灌水進行撲救,并將車庫入口封閉。
在大火撲滅之后,特斯拉只燒剩下殘骸,且此次自燃車輛殃及旁邊的2輛車,造成不同程度燒損。特斯拉官方回應稱,已派團隊趕往現場,經過現場勘驗,初步判定無充電痕跡。
2020年1月19日,多名網友爆料,上海某小區發生特斯拉 Model3 起火自燃事故,現場濃煙四起且伴隨有爆炸現象,味道刺鼻,最后該車被燒成空殼慘不忍睹。
比亞迪也同樣發生過自燃事件。在今年初,廣東中山一輛比亞迪秦PLUS DM-i車型在道路行駛過程中突然著火,從現場畫面中來看,行駛車輛的駕駛室和后座處火勢集中,同時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損毀脫落,大部分車身已陷入火海中。
隨后,比亞迪對此事進行回應,承認在廣東中山確實發生一起比亞迪車輛起火事件,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且在起火過程中,車輛電池并未發生燃燒現象,但對于起火的原因,比亞迪并沒有進行解釋。此外,在今年,網上也傳出比亞迪海豚、比亞迪唐DM-i故障車等車型的起火視頻。
消防救援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2021年全國范圍內共發生約3000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
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但頻發的自燃事故也在考驗整個行業的技術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率低于油車
“電池永遠是電動車的痛”“還是加油踏實”,頻頻出現的自燃事故也在勸退消費者。
對此,張翔表示,國家研究數據表明,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總體低于燃油汽車。目前,所有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都經過國家標準檢驗,才能正式銷售,總之,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
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為0.0026%,而燃油車的火災事故率約為0.01%-0.02%。“新能源汽車是新技術,在出現無法啟動、失速、電池衰減這樣的情況時,產生的影響比較大,導致消費者誤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安全。”張翔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電池企業也在進行技術研發,提升電池的性能,通過技術迭代,增強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刀片電池
張翔表示,一方面,電池技術正在進步,諸如比亞迪刀片電池、廣汽彈匣電池、蜂巢的五鈷電池等,都在研發時進行針刺實驗,保證針刺之后仍不自燃,不起火、不爆炸,提高電池穩定性。另一方面,車企也在總結汽車行駛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預知行駛過程中的風險,提高電量預測模型精度,避免過充,降低起火、爆炸的概率。
油價多次上漲,甚至破9的趨勢下,新能源汽車正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但毫無疑問,只有車企、電池廠商持續提升汽車安全性,推出性能更為穩定的車型才能贏得更多市場。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