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是去同里古鎮出游的好季節,天氣轉暖,告別寂寥的冬日,春風送暖陽光明媚。很多游客來此地身臨其境沐浴江南文化,以古韻充實內心。在此之前,吳江智軌T1線路開通已有5月有余,同里古鎮與同里地鐵站之間的接駁,讓到古鎮游玩的乘客更加便捷。
吳江智軌T1線的開通不僅在于解決了游客到同里古鎮交通出行的問題,同時,隨著智軌的加入,市民生活與智能化更進一步。下面,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這輛滿載車重51噸,最多承載307人的“黑科技”快車是如何實現智能行駛的。
智軌之所以能在復雜的道路上做到智能駕駛,有賴于其核心科技的聯合應用:自動循跡技術、多軸聯動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智軌知道往哪里走,能夠做到“行走自如”。
首先,智軌可以智能輔助駕駛,根據運控中心下發的運營計劃,結合道路環境獲得安防信息,控制車輛進行路徑感知,識別虛擬軌道,實現自動尋跡。利用路徑感知技術,通過圖像識別、電子地圖、激光檢測、慣性/衛星導航等多維感知技術手段,對路徑標識進行分離、檢測、識別,然后提取路徑特征點進行數據擬合,感知虛擬軌跡線,并沿此路徑運行。
那這個巨無霸是如何控制車體動作,靈活轉向的呢?
這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第二個技術,多軸聯動技術。系統通過慣性、角度傳感器等多種傳感裝置,采集車輛的姿態與坐標。實時計算各軸轉向指令,由“自主導向系統”執行轉向指令,實現電車各軸協同轉向,確保前進方向上各軸的軌跡與頭車頭軸軌跡完全重合。
利用自主導向系統,基于通信網絡的實時控制、 采用液壓/電控控制技術、實現全軸協同轉向功能。對控制器、泵站、比例閥等關鍵部件進行冗余設計,可自動實現主備冗余切換,確 保車輛的安全行駛。
據悉,智軌電車最小轉彎半徑只有15米,最高車速可達70公里/小時。
當然再擁有先進的技術,想要合理有序的運營,都離不開統一指揮的大腦—控制中心。
在這里,智軌車輛的一切信息,包括車輛的實時位置、速度、車輛的電池電量,道路狀況、信號燈信息、站臺監控都展示在中心大屏上,調度員可通過中心大屏觀察并及時把控車輛運行狀態和站臺客流量,并根據道路狀況,配合交通部門控制沿途的ART專用信號燈、向司機下達行進指令。
調度員通過調度管理系統編輯列車運行圖,按照《運營時刻表》,合理安排司機運行交路,通過行車調度工作站組織行車,實現安全、準點和優質的運營服務。
中心工作站用來顯示電力監控、站臺安全門、廣播、視頻監控、乘客信息顯示屏等操控,可以選擇想要查看的圖標選項,彈出相關的電力數據信息,還可以對站臺的安全門及廣播、視頻監控、乘客信息顯示屏等實現遠程操作。
目前智軌列車已實現軌跡跟隨、車道偏離預警、自動循跡、360度環視、雷達防碰撞等功能,未來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智軌將進一步完善車輛技術功能,提高運輸效率,保障公共交通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