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布局再落一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7日,網易云音樂(09899.HK)首款音樂社交App MUS正式開放注冊。這款今年3月底開始內測的社交APP,歷經半年,正式向全量用戶開放。
從介紹看,網易云音樂對MUS寄予厚望,將其視作“為平臺帶來新的商業(yè)化機會”的產品。但在不再陌生的陌生人社交軟件中,MUS能否僅借音樂脫穎而出?
音樂與社交“同頻”
匿名社交的故事層出不窮,MUS的差異化在于,把音樂作為故事主線。
網易云音樂介紹稱,MUS的核心玩法是幫助用戶通過音樂認識好友,陌生人可基于歌曲或音樂人等共同話題展開互動。音樂社交這一屬性貫穿MUS的功能及產品設計中。
陌生人之間的匹配依據,則是其聽歌偏好及潛在性格特質。網易云音樂將這套匹配系統(tǒng)稱之為“同頻共振”,根據用戶雙方的紅心歌曲、曲風及語種偏好等維度,計算雙方的同頻率。甚至還可根據歷史聽歌行為數據,解析用戶潛在的性格特質。
銀柿財經體驗發(fā)現(xiàn),MUS共有“推薦”“聽說”和“心聲”三個互動板塊,其中“推薦”板塊類似于探探等匿名社交軟件常設的“左滑右滑”功能,“叉”代表不感興趣,“愛心”表示喜歡,雙方都選擇“愛心”才可成為好友。“推薦”頁面可查看所匹配用戶的資料動態(tài)、音樂偏好、最近收聽等,并會給出一個同頻概率數值。
MUS“推薦”、“聽說”界面
“聽說”板塊則為網易云音樂樂評功能的延伸,據稱部分感想是來自用戶的云村樂評。該板塊每天為用戶推薦若干首歌曲,不同歌曲界面會浮現(xiàn)其他用戶的“感想”彈幕,點擊即可開啟聊天。“心聲”板塊則可查看好友動態(tài),該版面后續(xù)將上線語音功能。
據悉,目前75%以上的MUS用戶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用戶中23歲至30歲的年輕人群占比接近五成。網易云音樂表示,MUS后續(xù)會增設線下板塊,與音樂節(jié)、livehouse聯(lián)動,將社交場景從線上延伸到線下。
網易云的社交執(zhí)念
網易云音樂對社交的執(zhí)念之深,根植于基因,自上線之日起,網易云音樂便定位于音樂社交和移動社區(qū)。正如當初將社交屬性植入音樂平臺,如今再將音樂接入交友社區(qū)、推出獨立產品,網易云音樂的做法并不令人意外。
近年來,網易云音樂持續(xù)推出因樂交友、一起聽、音樂合拍、尋找你的音樂有緣人等社交玩法,MUS的誕生甚至玩法都有跡可循。
早在2018年,網易云音樂的年度聽歌報告就新增了“一歌一遇”用戶匹配“彩蛋”,系統(tǒng)自動推薦聽歌口味相近的用戶,同時給出一個與同頻概率類似的百分比,匹配后雙方可自主開啟聊天。2019年5月,MUS的前身——“因樂交友”小程序正式上線,作為網易云音樂在陌生人交友方面的首次試水,“因樂交友”最終保持了可觀的日活和增量數據。
“網易云音樂對MUS的準備向來比較高調,這一產品的出現(xiàn)表明以微信為代表的熟人社交外,確實存在匿名社交的市場需求,也符合一定的社交邏輯。”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如果能做成,網易云音樂就可復制騰訊借助QQ和微信獲得用戶粘度的路徑,吸引圈層用戶的留駐,從而獲益。”
不過,網易云音樂能憑借社交功能在流媒體音樂平臺中贏得一席之地,并不意味著“逆向”操作也能取得同等效果。更何況發(fā)生在匿名社交領域,任何單純良善的初心都可能成為別有用心者的“擦邊”工具。
“陌生人社交產品本身涉及社會治安、倫理道德等方面的風險,這也是此類產品對比熟人社交產品飽受詬病的原因。如何把控尺度,對于網易云音樂來說至關重要。”張毅表示。
除卻上述推出MUS的種種實踐依據外,網易云音樂樂此不疲地推陳出新背后,恐怕也離不開更現(xiàn)實的考量。
目前,網易云音樂的變現(xiàn)模式主要為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種,2022年上半年,兩項業(yè)務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7.8億元和2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和57%。
但是,同期月活出現(xiàn)罕見下滑至1.82億人,且兩大業(yè)務的每月每付費用戶收入(ARPU)均有下降。其中,在線音樂服務ARPU從6.8元降至6.5元,社交娛樂服務ARPU則從526.5元降至329.8元。可見,網易云音樂變現(xiàn)能力雖有所提升,但質量并不高。
在半年報財報電話會上,網易CEO丁磊透露了MUS即將上線的消息,從網易云音樂的角度看,MUS作為探索新的變現(xiàn)可能性的載體,有望助其找到音樂業(yè)務的“更合理的商業(yè)模式”。
而對于音樂在網易云變現(xiàn)模式中的作用,張毅卻有不同看法:“互聯(lián)網的盈利模式通常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如果匿名社交變現(xiàn)模式能走通,有沒有音樂,可能也不那么重要。從變現(xiàn)的角度看,MUS對網易云音樂來說是一款進可攻,退可守的產品。”
關鍵詞: 網易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