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飛昌 從2月4日內部工作會議上宣布要推出一個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到2月23日該新能源系列正式公布于世,吉利銀河以飛快的速度出現。在當天吉利汽車于杭州舉辦的銀河系列發布會上,不僅公布了銀河系列智能電動的原型車“銀河之光”,還一并出爐了兩年7款車型的產品規劃。
曾幾何時,多品牌、多系列成了自主車企布局新能源的必選項。多數自主車企都上馬了面向不同價位、不同受眾的多梯隊新能源產品,以求盡力覆蓋到更多的細分門類。
但吉利銀河并非一個獨立的品牌,而是一個產品系列。從吉利銀河發布會的情況看,銀河擁有獨立Logo、獨立的車型設計,將來還有獨立渠道,其運作模式已接近于一個獨立品牌。但鑒于吉利現有的品牌數量已經足夠多,且產品幾乎覆蓋到了主要細分市場,吉利銀河被定為一個產品系列。
(相關資料圖)
吉利是一家多品牌發展的車企集團,旗下品牌眾多,在新能源領域有聚焦30萬元以上純電智能賽道的極氪品牌、聚焦15萬元以下市場的純電幾何品牌,同時吉利母品牌、領克品牌也推出了不少新能源車型。但在15-30萬元的新能源區間,吉利的布局還不夠明確,吉利銀河系列填補了這一空缺。
吉利汽車集團新能源品牌矩陣
在重調內部新能源品牌架構的同時,吉利還希望銀河系列能夠在市場端開疆拓土,幫助吉利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占據更多主動權。
聚焦15-30萬元市場
“目前我們各個新能源品牌在各自的細分領域都有不錯的表現,例如極氪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2022年交付7.1萬輛)。極氪突圍以后,整個大吉利是要全面向新的,銀河的到來就意味著吉利要開始全面向新,要快速向新能源轉化。銀河的‘新’,包含全新的造型設計,全新的產品技術,全新的渠道,全新的服務,我們接下來的新能源產品,也是要圍繞這四個全新來推進。”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23日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在采訪中表示,“之所以銀河是系列而不是品牌,是希望保持專注,聚焦一個吉利,把母品牌做大做強,實現價值向上?!?/p>
林杰同時表示,吉利在整個新能源上的表現,依舊不如燃油車來得給力。這正是為什么要推出吉利銀河這樣一個新能源系列的原因。吉利要通過銀河新能源系列,讓新能源產品進一步標簽化,從形象、產品、渠道服務都能給大家耳目一新的形象,從而強化吉利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產品系列標簽。“我們希望以后講到吉利銀河,就是高價值新能源,不是傳統的燃油車。”
在母品牌旗下開辟新的產品系列,在汽車行業也是一種實現品牌向上的途徑。一如吉利汽車燃油車產品中有主打與沃爾沃技術同源的CMA架構的“中國星”系列。其他自主品牌,如長安汽車(000625)也推出了主打設計與個性化的UNI序列。對一個品牌來說,新系列的作用在于通過顯著的差異化進行單點突破,以用更明確的標簽去完成單靠母品牌難以完成的任務。
從這個意義上講,吉利推出銀河中高端系列并非戰略大扭轉,而是一次戰術調整。因吉利汽車在2021年已發布了既定的智能新能源戰略,即“智能吉利2025”戰略。該戰略提出,未來五年將投入1500億元研發資金,推出30余款全新智能新能源產品,2025年實現年銷365萬輛。其中,極氪科技65萬輛,吉利汽車集團300萬輛。到2025年,吉利汽車集團新能源銷量將達到90萬輛,占比30%。加上極氪品牌,吉利新能源整體銷量占比將超過40%。
在大戰略不變的情況下推出銀河系列,是吉利對于現有新能源布局的戰術優化。林杰表示:“吉利已有的新能源品牌,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有明確定位和分工。比如極氪,主打30萬以上的高端豪華市場。銀河新能源是主打在15萬以上30萬以內,25萬可能是它的主打。幾何則主打15萬以下的新能源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19年的幾何品牌,曾經作為吉利主打15-30萬元純電市場的主力軍。但由于初期發展不利,幾何的定位轉變為聚焦15萬元以下市場。2022年,幾何汽車銷售接近15萬輛,同比增長170%。但總體來看,吉利當前在30萬元以下市場,還缺少一個能扛起大旗的強勢品牌,銀河系列的出現即是補上這一空缺。
過去幾年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啞鈴型結構”,即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和10萬元以下的低端車占比很大,而居于中間地帶的市場還是燃油車的天下,新能源車的競爭力不強。但根據最新市場統計,20萬元左右的中高端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比已在提升,2022年12月達到了20%以上。新能源車展開了對傳統燃油車的加速替代。
“一個比較良性的市場,應該是橄欖型的。但前兩年,中國新能源(600617)市場特別明顯是啞鈴型的。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改變了。(我們預計),幾何+銀河能夠覆蓋未來新能源市場的65%左右的細分市場。加上領克以后可以覆蓋到70%左右的市場。”林杰表示。
與競品展開“高價值”對決
脫胎于吉利,但高于吉利,吉利銀河將發展成為吉利全面新能源轉型的主要基本盤。這從其一口氣規劃7款車的陣勢可見一斑。而之所以能夠如此大規模地做出產品準備,是因為吉利銀河仍背靠吉利已有的資源,在車型上可以將原有車型做體系化升級,在技術上可以借助吉利在純電、混動領域已有的積累。
按照吉利銀河的規劃,將在2年內將推出7款產品,其中4款歸屬智能電混L系列,首款電混SUV銀河L7、首款電混轎車銀河L6將在今年二、三季度分別交付;另外3款歸屬智能純電E系列,首款純電產品E8將于今年四季度交付。
吉利汽車稱,銀河兩大產品序列全部由原生智能電動架構打造,將為用戶帶來刷新同級價值標準的極致體驗。其中智能電混L系列采用吉利銀河智能“電混”架構,覆蓋A0級到B級智能電混產品;智能純電E系列采用吉利銀河智能“純電”架構,覆蓋A級到D級智能純電產品。
從國內頭部自主車企的競爭態勢看,吉利汽車自2017年起連續五年成為自主車企銷量第一名,但在2022年被比亞迪(002594)一舉反超,變量正是新能源的快速滲透。雖然吉利在2022年新能源銷售也達到了30萬輛以上,但勢頭不及比亞迪。在市場的快速演變中,吉利對于新能源發展有著很強的危機感。
再者,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系列同樣不少,包括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等等,同時還有騰勢、仰望等中高端品牌。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上采用混動和純電并行。而吉利推出的銀河系列,也是混動與純電技術并舉,因此吉利銀河的問世有著正面抗衡比亞迪的用意。
不僅是比亞迪注重在15-30萬元主流市場加大布局,更多的新能源車企都開始發力這一市場。特斯拉計劃發布或低于20萬元售價的新車,蔚來也有推出更低定位車型的計劃。吉利銀河系列,就是希望通過更具標簽化的產品梳理,以“高價值”站位主流新能源車市場。但最終能否從中勝出,決定權還在產品實力。
吉利銀河系列的一大特點是中國風設計,“銀河之光”原型車在現代化設計之中融入了水波漣漪、中國山水等中國風設計,這將是其一個賣點所在。此外,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雷神電混“8848”性能,以及全新汽車操作系統“銀河N OS”,都是銀河系列列出來的差異化價值。
以雷神混動“8848”為例,其是指雷神電混系統在熱效、性能、智控方面升級后達到的新水準。在熱效方面,新一代雷神電混引擎B-Plus創下了44.26%的量產熱效率,而且下一代熱效率突破46%的雷神電混引擎已處于驗證階段。在性能方面,雷神電混8848“三擋變頻電驅”是全球首個實現P1+P2雙電機超頻驅動的智能電驅,兩驅綜合功率達到287kW,后續還將發布綜合功率達到488kW的超級性能版本。智控方面,雷神電混8848行業首發預測性能量管理系統,節能率最高可提升15%。
聚焦20萬元級別的銀河L7,在動力上標配雷神電混8848“三擋變頻電驅”,全工況不失速;百公里加速6.9秒,支持彈射起步;百公里虧電油耗僅5.23L;CLTC綜合續航里程1370公里,全部超越同級所有混動產品。
關于智能化,淦家閱表示,“在智能這一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要根本性改變產品的體驗。吉利不是對標汽車行業,而是要對標大行業頂尖的(產品),比如操作系統,就是要對標手機或者是平板電腦一觸即達的交互體驗,而不是對標某家車企的車機。比如影音,要對標杜比影院的那種觀感。我們要跨出汽車行業,對標專業行業領域的頂尖水準,把這些體驗真正在車上實現,才叫打造真正的智能空間?!?/p>
對于2023年,吉利給出了全面翻番的目標,提出2023年的新能源銷量要達到60萬輛。2023年吉利汽車總體目標為165萬輛,目標增長率為15%。
伴隨L7車型即將在二季度交付,吉利銀河將挑起新能源上量的重任。同時,渠道服務也需要跟進。林杰表示,吉利銀河的渠道有直連用戶和代理經銷兩種模式,可以充分發揮直營和代理的各自優勢,充分實現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具體而言,在用戶比較活躍的一二線城市,建立品牌用戶中心,實現品牌和用戶線下溝通。同時,要把整個銷售模式進行線上化,未來的銀河產品都會通過APP進行下訂。
據了解,為保障燃油車事業的固有優勢、推進新能源車事業的發展,吉利汽車在內部成立了兩個新的事業部,一個是吉星燃油事業部,負責目前所有吉利品牌的燃油車的銷售業務工作。一個是銀河新能源事業部,負責銀河品牌的插電與純電產品的工作,同時也保留著幾何品牌的純電隊伍。
(責任編輯:冀文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