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來自浙江大學消息,近日,該校醫學院和良渚實驗室的張巖教授團隊與山東大學孫金鵬教授、馮世慶教授和于曉教授團隊合作,通過3年聯合攻關,成功從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4種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和人工合成激動劑TUG891分別刺激Omega-3魚油受體形成信號轉導復合物的精細三維結構。
該團隊詳細闡述了Omega-3魚油受體識別不同雙鍵修飾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模式,進而揭示了不同脂肪酸引發Omega-3魚油受體產生下游特定信號譜圖的機制。
這一成果于今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
據了解,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就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等小分子。由于Omega-3脂肪酸在促進健康和降低疾病風險方面的有益作用,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它的結構功能和作用機理。
此次,研究團隊通過功能性實驗,證明了Omega-3脂肪酸之所以有益,是因為增加了一條指令,讓原本可能朝著其他方向走去的信號“轉身”通往了有益于代謝的道路。
張巖教授表示,“我們團隊也將繼續解密調控生命健康的秘密武器,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更多更好的‘魚油’和‘鑰匙’,助力打開通往長壽健康快樂的大門。”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隨心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關鍵詞: 浙江大學 浙大揭秘吃魚為什么會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