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當前,機器人時代的序幕正在緩緩拉開。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國內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
【資料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機器人深度融入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趨勢已經形成,產業生態發展壯大是大勢所趨,未來還會加速發展。機器人行業未來廣闊的前景也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十年前開始在服務機器人技術方面深耕布局的優必選科技,近日因赴港上市備受各方關注。作為國內人形機器人的先行者,優必選科技堅持自主研發相關核心技術,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少數同時掌握并完全集成機器人伺服驅動器、運動控制、人工智能感知、機器人定位及導航等核心技術及算法的公司。具備人形機器人全棧技術及服務能力。
技術研發始于公司成立之前
早在2008年,優必選科技創始人周劍在東京的一次展會上看到了日本的人形機器人,機器人流暢的動作和智能化程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國后,他發現國內人形機器人當時仍處在非常初級的探索階段,國內市場上這一領域的產品幾乎是空白。于是,他決定創建團隊自己研發制造人形機器人。
2008年底,周劍帶領成員,正式開啟研發項目。人形機器人核心器件是關節處的伺服舵機,國內當時缺乏自主技術,伺服舵機進口單價高且用量大,迫于成本壓力,周劍選取自主研發道路。
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嘗試,終于在2012年初攻克了伺服舵機技術,成功制造出第一代Alpha機器人,并進一步降低成本,具備了明顯的價格優勢。2012年3月,優必選科技正式成立。
復雜技術自主研發攻關
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并不容易,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非常多。第一個需要實現的技術難題就是,如何實現雙足行走?
優必選科技CTO熊友軍曾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人形機器人實現雙足行走最大的難點在于運動控制,雙足設計意味著在保持一定速度向前移動的同時還需要保持平衡,這就涉及到感知、定位、實時決策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
熊友軍解釋道,從A點到B點的移動,首先需要機器人對環境有一定感知能力,從而規劃出一條合理的路線,使用運動控制算法測算出合理的“關節”力量配比,當機器人開始移動時還需要“關節”能夠快速響應,準確地完成預期動作,“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關系到不止一項復雜的核心技術。”可以說,機器人邁出的每一步背后都是天價資金和科研成果的“堆積”。
優必選科技的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搭載了高性能伺服關節和多維力覺、多目立體視覺、全向聽覺和慣性、測距等全方位感知系統;能夠自適應斜坡,在上、下樓梯以及不平穩的地面等復雜場景下也可以平穩快速行走。據了解,Walker在研發過程中經歷了4次技術迭代,目前最新一代產品WalkerX除了實現類人步態行走,自平衡等功能之外,還具有靈活的操作和避障能力。通過與自身視覺感知、力感知的配合,Walker可以獲得外部運動物體的位置和姿態信息,實時地配合運動物體調整相應的操作。比如,給花澆水,給人端水,踢足球,做瑜伽等等。
研發費用占比超60%
根據第三方商業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報告,優必選科技是全球首家將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的成本降低至10萬美元以下、中國首家推出商業化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近三年來,公司研發開支平均占年收入的60%,在全球擁有授權專利超過1500項,其中超300項海外專利,已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兩項國家級獎項、四項省級科學技術獎以及一項國際級獎項。參與14個政府研發項目,成立及運營7個研發實驗室,參與制定多項國家及國際行業標準。
以人形機器人全棧技術為主干,優必選科技生長出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養等五大行業的“科技樹”,并在部分行業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是中國第一大智能教育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供貨商。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優必選科技已服務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0多家企業客戶,共售出50萬臺機器人。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優悠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服務長達6個月,提供超過1000場次的接待導覽服務,其中超過165場是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參訪團,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首個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真正商業化落地應用的歷史。
在特斯拉剛剛推出人形機器人的情況下,優必選科技作為目前全球唯一能夠量產交付的人形機器人,成功出口到沙特NEOM新未來城。近三年,優必選科技已經售出了價值上千萬的大型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研發成本高昂,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零部件量產成本高,另一方面是研發人才稀缺。隨著特斯拉、亞馬遜、三星等國際巨頭入局,業內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行業全產業鏈生產成本有望下降。研發人才短缺的難題,也有望隨著資本的涌入而聚集到行業內。這可能也意味著行業拐點的臨近,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推進。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責任編輯:董萍萍 )關鍵詞: